朝阳山
①即今吉林磐石县西北之朝阳山乡。《清史稿·地理志》: 磐石县官商路 “西由朝阳山达伊通”。
②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4: 朝阳山 “在 (木兰) 县北百里黑山正于西行再起之主峰也。产煤”。
③在今河南淇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49淇县: 朝阳山 “有岩石泉林之胜”。
④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寰宇记》 卷77通望县: 朝阳山 “在县南,与众山连接,至大渡河绝”。
①即今吉林磐石县西北之朝阳山乡。《清史稿·地理志》: 磐石县官商路 “西由朝阳山达伊通”。
②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4: 朝阳山 “在 (木兰) 县北百里黑山正于西行再起之主峰也。产煤”。
③在今河南淇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49淇县: 朝阳山 “有岩石泉林之胜”。
④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寰宇记》 卷77通望县: 朝阳山 “在县南,与众山连接,至大渡河绝”。
即乌尔繖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东、新巴尔虎左旗西之乌尔逊河。
在今江西南丰县南。《清一统志·建昌军一》: 盘湖岭 “在南丰县南八十里。亦江西福建之分界。一名盘湖隘,有湖若盘。一名大岭,以径宽广,故名”。
唐贞观十二年(638)置,属古州。治所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后废。
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原西藏地方政府设白朗宗。1960年改设白朗县,今驻地为洛江。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白朗县觉洛。1960年与杜穷、旺丹二宗合并,改置白朗县。
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北。《清史稿·地理志》大通县:“西:岔林……南入松花江。”
即今湖北巴东县西北龙船河。《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清江河”条下:“三坝河在县西六十里。源出县西北九府坪。一流入房县,一流入四川大宁县,一流入西瀼溪,合大江。”
即横海军。唐、五代方镇之一。唐贞元中置。治所在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辖境屡有变动。初领沧、景二州。元和中包有德、棣州。相当今天津市马厂减河以南,运河以东,山东津浦铁路以东,黄河以北及博兴县北部
即今山西朔州东南贾庄乡。《清一统志 ·朔平府》 “东邵庄堡” 条下: 贾家庄堡 “在州东”。
即今江西吉水县段赣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吉文水“在吉水县南。赣江支流与永丰江合,曲折于滩洲间,状若吉字,故滩曰吉阳,县曰吉水。又上有墨潭,以水深黑而名”。《清一统志·吉安府一》 “赣江”条下:
又称白雀园集。即今河南光山县东南白雀镇。明嘉靖《光山县志》卷1《里店》:白雀店“在县东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