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朐山县

朐山县

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朐县置,为朐山郡治。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元和志》 卷11朐山县: “取界内朐山为名。” 隋为海州治。大业初为东海郡治。唐初复为海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东海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海州治。南宋景定二年 (1261) 为西海州治,寻复为海州治。元至元十五年 (1278) 为海州路治,后改为海宁府治,不久又改为海宁州治。明洪武初省入海州。


古县名。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朐县置,治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南海州镇,为朐山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为海州治,大业三年(607年)为东海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海州治。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为西海州治。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海州路治,同年为海宁府治,次年为海宁州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为海州治,省入州。


猜你喜欢

  • 女人国

    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东,或谓指苏拉威西岛布吉斯人的居住地。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阇婆之东,东大洋海也,水势渐低,女人国在焉。”

  • 河间国

    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改河间郡置,治所在乐成县 (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辖境相当今河北献县及泊头市等地。东汉初并入信都国,永元二年 (90) 复置。辖境扩大,相当今河北雄县及大清河以南,南运河

  • 吴江

    即今江苏、上海之吴淞江。《寰宇记》卷91吴江县:吴江“本名松江,又名松陵, 又名笠泽。其江出太湖,二源:一江东五十八里入小湖,一江东二百六十里入大海”。《方舆纪要》卷24吴江县:吴江“在县东门外,即长

  • 皮伦图河

    又作弼勒图河。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北部。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库页岛之水:“弼勒图河,出图克苏呼山东麓,合三源,径弼勒图噶珊南,东流入海。”

  • 天磨山

    在今河南遂平县西。《方舆纪要》卷50遂平县:天磨山“在查牙山西。高耸如磨”。

  • 洛容驿

    明置,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南雒容镇东。《方舆纪要》 卷109洛容县: 洛容驿 “在县东”。

  • 石勒城

    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清一统志·沁州》:石勒城“周四百六十步,相传石勒尝屯兵于此”。②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北岸,西接卢氏县界。《水经·洛水注》:高门水“出北山,东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东北

  • 原亭

    亦作原高。西汉置,属五原郡成宜县,为中部都尉治。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东南。一说即今堡子湾古城。《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原亭城南。阚骃 《十三州志》 曰: 中部都尉治。”

  • 象台 (臺) 山

    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北三十里。《舆地纪胜》 卷105象州: 象台山 “近柳州界,去州三十里。平地突起,岿然一台,四望平远,盖古州之治也。唐武德始迁治阳寿,今犹相承谓州为象台云”。

  • 祥云 (雲) 岛

    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7乐亭县: 祥云岛 “迫近海滨,岛中时有瑞云涌出,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