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泉堡
①明初置,属高台千户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后废。
②明弘治中置,属山丹卫。即今甘肃山丹县南四十里暖泉村。《方舆纪要》 卷63山丹卫 “永兴堡” 条下: “又东南有暖泉、大黄山等堡。”
③即今山西中阳县西南暖泉镇。《清一统志·汾州府》: 暖泉堡 “在宁乡县 (今中阳县) 西南九十里”。
①明初置,属高台千户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后废。
②明弘治中置,属山丹卫。即今甘肃山丹县南四十里暖泉村。《方舆纪要》 卷63山丹卫 “永兴堡” 条下: “又东南有暖泉、大黄山等堡。”
③即今山西中阳县西南暖泉镇。《清一统志·汾州府》: 暖泉堡 “在宁乡县 (今中阳县) 西南九十里”。
在今广东廉江市南。《方舆纪要》 卷104石城县: 望恩山在 “县南五十里。驿路绕其麓,突起三峰,形如笔架,回绕县治”。
北魏延兴二年 (472) 置,属初安郡。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同光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泌阳县东北。属初安郡。隋属显州。隋大业初改名同光县。
在今陕西富县西一百三十里川子河畔。据清道光《鄜州志》卷2载:“石泓寺在州西一百三十里。石山壁立,凿门成洞,大佛三,其四面小佛尺许者不知其数,凡龛楹柱,无处非佛,连山一石,曲折镌刻,鬼斧神工,莫可端仉,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木邦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兴维。辖境约当今缅甸掸邦萨尔温江以西部分。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后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治今缅甸新维。
明置,属平茶洞长官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龙凤乡北。后废。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崇祯三年 (1630) 改置于襄千户所。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九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温都尔杭盖南。
一名仓前山。即今福建福州市南台岛上仓前山。《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盐仓山 “在闽县南十五里。省会第一案山也。又名挂榜山”。
在今湖北京山县南。《水经· 沔水注》:溾水 “出竟陵郡新阳县西南池河山,东流径新阳县南,……又东南,流注宵城县南大湖,又南入于沔水”。
1912年改思恩府置,治所在武鸣县 (今广西武鸣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武鸣、马山、都安瑶族自治县及平果县东北部地。1913年废。1912年改思恩府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辖境约相当今广西百色、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