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星设治局
1915年析龙江县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1917年改为景星县。
又称景星镇设治局。1915年由龙江县景星镇县佐改置,治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西南景星镇。因镇北有景星山得名。1929年升景星县。
1915年析龙江县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1917年改为景星县。
又称景星镇设治局。1915年由龙江县景星镇县佐改置,治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西南景星镇。因镇北有景星山得名。1929年升景星县。
在今湖北崇阳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6崇阳县: 崇阳洪 “在县北二十五里。自通城县汇诸山溪之水入县境,经壶头山下亦曰崇阳港,两山相夹,水中多石,中为大洪,东西为小洪,行者不下徐州吕梁之险,下流亦
金置,属广宁县。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北。
在今山东定陶县北。《清一统志 ·曹州府》: 项城阜 “在定陶县北三十里。楚项梁破章邯屯兵处。其地有高阜”。
即渴槃陁。南北朝时西域国之一。国都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西域古国名。又作诃盘陀、渴槃陁(《魏书·西域传》)、羯盘陀(《新唐书·地理志》)、朅盘陀(《大唐西域记》),及“喝盘陀,或曰汉陀
①商代都城。传有三亳: (1) 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相传汤曾居此。(2) 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北,相传诸侯于此拥戴商汤为盟主。(3) 西亳,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史记·殷本纪》:“自契至
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沙洋镇。后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为基州治。治所在今荆门市东南马良镇。后属荆州,八年 (625) 废入长林县。古县名。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治
1914年改华亭县置,属江苏沪海道。治所即今上海市松江县。取吴松江为名。1927年直属江苏省。1958年划归上海市。旧县名。1914年改华亭县置,治今上海市松江区松江镇。原属江苏省,1958年划归上海
明置,属南江县。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北二百三十五里米仓山,与陕西南郑县交界道口处。《方舆纪要》卷68巴州“米仓关”条下:“《郡志》:大小巴山之间有巴峪关,嘉靖中置。”
古代中国对古印度的交通道路。唐道宣《释伽方志》卷下:“后燕建兴末,沙门昙猛者从大秦路入达王舍城,及返之日,从陀历道而还东夏。”陀历国(故地在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上游达迪斯坦附近),为南北交通重要山道所经,
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阿蓬江 (唐崖河)。《旧唐书·地理志三》 洪杜县: “武德二年分 (彭水县) 置洪杜县,治洪杜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