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昭觉县

昭觉县

清宣统二年 (1910) 置,属宁远府。治所即今四川昭觉县。昭觉为 “交脚” 谐音,彝语意为 “倾斜的坝子”。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南部。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面积 2699.4 平方千米。人口21.3万。辖1镇、46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清乾隆时设交脚汛,咸丰元年(1851年)旧城毁于兵燹。宣统二年(1910年)于今县驻地置昭觉县,属宁远府。“昭觉”,为彝语“交脚”的谐音,意为“倾斜的坝子”。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昌专区。1952年属凉山彝族自治区,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1955年改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960年瓦岗县撤销,部分划入。1978年州治迁西昌市。地处川西南山地大凉山南段中山地带。山脊经长期剥蚀多浑圆平缓。中部有四开、昭觉、竹核三个断陷盆地(当地称坝子),为主要耕地。河流属金沙江水系,昭觉河自北入,纵贯中部,右纳三湾河南流出境。西洛河源于西部马姑梁子,纵贯西部,南流入普格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畜牧业以牛、羊、马为主。农产有玉米、荞麦、马铃薯、豆类。蜡虫、苹果、花椒著名。有铜、铁及煤矿。有制革、毛纺、木材及食品加工等工业。彝族木质餐具富有工艺品特色。宜西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博什瓦黑岩画、好谷汉阙及竹核温泉。纪念地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县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晋宁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阳安县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旧市。隋初废。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昆州。治所即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 “晋时,

  • 鸭儿看

    即鸦儿看。一名押儿牵、牙儿干。今新疆莎车县治。

  • 和硕特南左翼中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南左翼中旗: “牧地西滨黄河。有恰克图河,东南来流入之。东至巴哈图尔根,南至阿尔坦果尔,西至伊克图尔根,北

  • 滚河

    亦作衮河。即今湖北枣阳市南白水河、滚河。《清一统志·襄阳府一》: 白水 “源出襄阳县东六十里大阜山,西南流名滚河,至襄阳县界,西流入白河”。旧称昆河,后讹称今名。唐白河支流。在湖北省中北部。源于随州市

  • 长乐河

    在今四川宣汉县南。《方舆纪要》卷69东乡县:长乐河“在县南。其源为白龙、赤甲二泉,会而为河,下流达于渠江”。

  • 巴尔达城

    明属建州女真哲陈部,在今辽宁清原县浑河流域。万历十五年(1587)为努尔哈赤所并。在今辽宁省清原县浑河流域。属建州女真哲陈部。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为努尔哈赤所并。

  • 敛盂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前632),“晋侯、齐侯盟于敛盂”。杜注: “卫地。”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晋侯、齐侯盟

  • 浮桥

    在今安徽芜湖县北黄池乡。清嘉庆 《宁国府志》 卷15: “黄池渡,一名玉溪。城北一百一十里。旧设浮桥,宣城当涂两县分造。今改为渡。”

  • 新田营

    ①即今湖南新田县治。《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新田营,“今新田县治。明万历二年置,以防宁远东北瑶洞。崇祯十二年,郡守晏日曙以其地山峦层复,民染瑶俗,建议分宁远南北二乡十五都置县,即新田为治,因名”。②

  • 印庄镇

    在今江苏泰兴市南二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明史·李遂传》:嘉靖三十八年(1559),“(刘)景韶亦败(倭)贼印庄,追奔至新河口,焚斩甚众”。清移印庄巡司于泰兴市东三十里童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