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堂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城。1937年凉城县迁治于此。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城。1937年凉城县迁治于此。
一名朱口镇。即今河南太康县东朱口镇。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朱家口集,东北三十里。”
北魏置,属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水经·漾水注》:“西汉水又西南合阳廉川水,水出西谷,众川泻流合成一川,东南流径西县故城北。……隗嚣将妻子奔西城从杨广,……但广廉字相似,后人因以人名之,故习
①旧名紫打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名安顺场,属越嶲直隶厅。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光绪《越嶲厅志》卷2:安顺场取“山镇六安、河流顺轨”为名。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石
元岭北行省仓廪。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爱附近。《元史·选举志》:“和林昔宝赤八剌哈孙、孔古烈仓改立从五品提举司。”明罗洪先《广舆图》于旺吉河(今翁金河)东标有“孔古列仓”,其地有红古勒山,故名。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即今河北宣化县。二十八年 (1395) 改为宣府护卫。建文四年 (1402) 复置,移治定州 (今定州市)。宣德五年 (1430) 还治今宣化县,属
民国属中甸县,在今云南中甸县东南小中甸。
北宋政和三年(1113)改马村砦置,属任丘县。在今河北任丘市西。金废。
明置,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翁松关在 “ (卢山长官司) 司西七十里”。
即今山西平定县东北三十里柏井乡。《方舆纪要》卷40乐平县:百井寨“亦谓之东百井镇,以阳曲县有百井也。今设百井马驿于此”。
在今朝鲜黄海道殷栗。《史记· 朝鲜列传》: 西汉元封间,攻卫氏朝鲜,“楼船将军亦坐兵至冽口”。《索隐》 苏林曰: “县名。度海先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