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文安县

文安县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北二十五里大柳河镇。东汉属河间国。三国魏属河间郡。晋属章武国。北魏属章武郡。隋属河间郡。唐贞观二年(628)迁治今文安县,后属莫州。五代周属霸州。清属顺天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②北魏置,为文安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隋改为延川县。

③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昆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东白沙。寻改为乐沙县。

④即文定县。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金废为文安镇。


(1)古县名。(1)西魏析安民县置,治今陕西省延川县西南文安驿。“以稽胡未淳,取文德以来之义”(《太平寰宇记》)。为文安郡治。隋开皇初移治今延川县,改名延川县。(2)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南。同年改名乐沙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部,东邻天津市。属廊坊市。面积 1028 平方千米。人口45.4万。辖12镇。县人民政府驻文安镇。春秋战国属燕国。秦为广阳、巨鹿两郡交界地。西汉置文安县,治今县东北大柳河镇,属幽州勃海郡。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意得名;一说以潭名,《日下旧闻考》:“文安,潭名。潭在县北一十五里。”隋大业七年(611年)于今治置丰利县,属河间郡。唐贞观元年(627年)丰利县省入文安县,徙今治。先属瀛州,后属莫州。北宋属大都路霸州。明属顺天府霸州。清属顺天府。1928年直隶河北省。1937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文安县并入任丘县,1961年复置,仍属天津专区。1973年改属廊坊地区。1988年撤销廊坊地区,划归廊坊市。地处海河平原,地势低洼。有文安洼、百草洼、溢流洼、东淀及大清河、赵王河、赵王新渠等。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工业。京九铁路及106国道、廊大等公路经此。为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刘六、刘七故里。古迹有唐王墓、古城遗址等。


猜你喜欢

  • 亳城市

    1948年江淮解放区由亳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1950年撤销,并入亳县。旧市名。1948年解放后由亳县城区设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区。1950年撤销,仍并入亳县。

  • 金华道

    1913年依前金衢严道改置,属浙江省。治兰谿县 (今浙江兰溪市)。1917年移治衢县 (今浙江衢州市)。辖境约当今浙江东阳、盘安、永康以西,淳安、桐庐、浦江、义乌以南,仙霞岭、武义江以北地区。1927

  • 山东县

    辽置,属显州。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为广宁县。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北宁市。属显州。因位于医无闾山之东,故名。金初为广宁府治,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广宁县。

  • 八台山

    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南八台乡境。道光《城口厅志》卷4:八台山“厅西二百三十里交太平县界,山极雄厚,上下六十里,即后江发源于此”。《明史·张令传》:张献忠转入柯家坪,围张令,“急令参将张应元、汪之凤从八台山

  • 胖色城

    亦作榜色城、坊州城。在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清康熙 《皇舆全览图·盛京全图》: 辉发河上游有 “胖色城”。乾隆 《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 作邦塞城。

  • 姚家寨馆

    馆驿名。即会星馆。辽置,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北四道杖房乡赛乌苏村。《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引宋大中祥符九年 (1016) 薛映记:“广宁馆五十里至姚家寨馆,五十里至咸宁馆,三十里度潢水石桥。”即“

  • 苏翁浦

    亦称三洲苏圃。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上。《宋史·苏云卿传》:“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夜织屦”于此。

  • 空喀山口

    又作空喀拉。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与新疆交界处,是日土县北部通往克什米尔波布朗、塘子等地的重要山口。藏语 “空喀” 意为冬季,“拉”意为山口。

  • 策山

    今浙江洞头县南北策、南策、东策三岛的总称。《清史稿·地理志》: 瑞安县东长带山 “迤北南策山,与东策、北策相望”。

  • 汉原县

    十六国成汉玉衡二年(312)置, 为汉原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东晋永和三年(347)改为江原县。古县名。十六国成汉李雄改江原县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西北怀远镇。为汉原郡治。东晋永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