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拽剌山

拽剌山

亦作夜来山、耶里山。又名庆云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及林西县北境。《辽史·穆宗纪上》:应历八年 (958),“秋七月,猎于拽剌山。迄于九月,射鹿诸山,不视朝”。


猜你喜欢

  • 翁桂关

    在今贵州长顺县北。《方舆纪要》 卷121金筑安抚司: 翁桂关在 “司 (治今广顺镇) 东二十里”。

  • 石门口

    ①即今河北遵化市西四十五里石门镇。《水经·鲍丘水注》:灅水“东南径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汉中平四年,渔阳张纯反,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紘。中平五年,遣中郎将孟益,率公孙瓒讨纯

  • 大蒲淀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南十四里百道口附近。《寰宇记》卷66瀛州河间县:“大蒲淀又名大廉陂。在县西南四十一里。《水经注》云:大蒲下导陂沟,竞奔咸注滹沱,是故人因决入之处,谓之百道口,盖有此浦。”

  • 沔阳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西魏置建兴县,为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沔州复置,治所在沔阳县(今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辖境约当今湖北仙桃、洪湖、天门、监利等市县及武汉市蔡甸区。唐武德初改为

  • 石堰

    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7青阳县:石堰“在县东四十里。诸山涧之水皆汇于此,有北山桥跨其上。明正统中作石堰,山水瀑溢,往往圮坏。正德初, 邑民韦仙倣做新安堰坝法, 以薪代石,遇圮则修。又凿渠

  • 普口市

    一作浦口市。即今湖南醴陵市东北浦口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普口市 “在醴陵县东二十里”。

  • 法特哈门

    又作巴延鄂佛罗边门。清置,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北法特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法特哈边门 “在吉林城北一百七十里。一名巴延鄂佛罗。由吉林至白都讷、黑龙江之道也”。

  • 东陈镇

    即今江苏如皋市东东陈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如皋县东有“东陈”。(1)在江苏省如皋市东北部、通扬运河畔。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东陈,人口 4500。六朝时已有东陈村记载,宋设东陈

  • 临品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丹江口市南。《左传》: 文公十六年 (前611),“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子乘驷,会师于临品”,即此。

  • 小沈水

    在今辽宁沈阳市南部。明《辽东志》卷1沈阳中卫:小沈水在“东自浑河分流,至城东折流而南,傍城西流,复入浑河”。《方舆纪要》卷37沈阳中卫:小沈水在“卫西南四十里。东流入于浑河,亦谓之活水”。“四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