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扶州

扶州

①北周天和元年(566)置,治所在嘉诚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县境。隋开皇七年(587)废。

②隋开皇七年(587)改邓州置,治所在尚安县(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寰宇记》卷134文州:废扶州“义取扶持以立州名”。大业三年(607)改为同昌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扶州,迁治同昌县(今四川南坪县白水江东岸安乐乡)。天宝元年(742)改为同昌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扶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坪县地。广德后没入吐蕃。遗址尚存。

③唐渤海国置,属扶余府。治所在扶余县(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辽太祖改为龙州。


(1)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甘松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松潘县。隋废。(2)隋开皇七年(587年)改邓州置,治同昌县(今四川九寨沟县东北)。辖境约当今四川省九寨沟县境。大业初改为同昌郡。唐复改扶州,后废。(3)渤海国置,治扶余县(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为扶余府治。辖境约当今吉林省四平市北部一带。辽太祖改为龙州。


猜你喜欢

  • 象川州

    亦作粟川州。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 罗裒龙

    即今云南宜良县。《元史·地理志》 宜良县: “蛮酋罗氏于此立城居之,名曰罗裒龙,乃今县也。”

  • 邻水县

    治所即今四川邻水县。《宋史·地理志》 作“隣水县”。

  • 克力宾

    即今新疆柯坪县。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阿赤地里城又四百里为克力宾城。南北有二回回墓及黑玉河,北有店石子。”

  • 上川南道

    一名建昌道。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雅安府(今四川雅安市)。辖雅安、嘉定、宁远三府,眉、邛两直隶州,相当今四川大邑、眉山、乐山、自贡、甘洛、金阳以西地区,西藏江达、贡觉二县及芒康县部分地。(1)

  • 榜罗镇

    即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七十六里榜罗镇。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俄界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后,率领由红一、三军团改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继续北上,迅速突破腊子口天险,到达通渭县榜罗镇。党中央根据陕北红军和陕北

  • 黑盐池

    又作盐池。在今陕西定边县西北。《魏书·太祖纪》: 登国七年 (392),灭卫辰,“幸木根山,遂次黑盐池”。《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六年(391),拓拔珪 “军于盐池,诛卫辰宗党五千余人”。(1)古水

  • 松岐山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克度乡南。《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松岐山 “在 (克度) 里寨南二里”。

  • 上固镇

    即今江西永丰县南一百四十里上固乡。清时有把总驻防。

  • 洊安县

    南朝梁、陈间置,属绥建郡。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唐武德五年 (622) 为齐州治。贞观二年 (628) 属绥州,八年 (634) 改属贞州,十三年 (639) 属广州。至德二年 (757)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