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扬州

扬州

①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指淮河,“海”指东海,“”指长江。

②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商城等县市地。东汉时治所在历阳县(今安徽和县),末年移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魏、吴各置扬州,魏治在寿春,吴治建业(今南京市)。西晋灭吴后复合,治所在建邺(原建业改名,后又改建康)。其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九年(589)改为蒋州,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七年(624)又改名蒋州,次年复名扬州。九年(626)移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

③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后废。

④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置,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大业初改为江都郡,天宝元年(742)改为广陵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扬州。五代吴都此,改为江都府。后周显德中复为扬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扬州路。


(1)古邑名。又作阳州。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鲁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齐子尾害闾丘婴,欲杀之,使帅师以伐扬州,即此。后属齐。(2)古地区名。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指淮水,“海”指东海,“”指长江。(3)州名。(1)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河和江苏省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省英山、黄梅、武穴,河南省固始、商城等县地。东汉治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移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魏、吴各置扬州:魏治寿春,吴治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复合,治建邺(后改名建康,今南京市)。其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名蒋州,移治石头城(今南京市清凉山),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扬州,七年又改名蒋州,翌年复名扬州,九年移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2)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吴州置,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大业初改为江都郡。唐武德九年复改邗州为扬州,仍治江都。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扬州、泰州、江都、高邮、兴化、六合、泰兴、海安、如皋、姜堰和安徽省天长等市县地。为淮南道治。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广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扬州。五代吴改为江都府,周显德中复为扬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路。唐时经济、文化繁荣,有“扬一益二”之称。


猜你喜欢

  • 杨滩堡

    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杨滩乡。《清一统志·广德州》:陈阳镇“在州西南六十五里杨滩堡。旧有巡司。本朝乾隆三十五年裁”。

  • 咸州路

    金初升咸州置,置都统司。治所在咸平县(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天德二年 (1150) 改为咸平路。金初置,治咸州(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开原、铁岭、昌图、康平等市县地和吉林省四平

  • 闽王王审知墓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南麓斗顶山。王审知 (862—925) 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 人。唐末,随其兄王潮起兵入闽,五代梁封为闽王。同光三年 (925) 卒,谥忠懿。其墓原在凤池山,后唐

  • 马波渡

    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7安乡县“澧江”条下:“《志》云, 县西七十里澧江上有马波渡,相传马援征五溪蛮,渡兵于此。”

  • 涢水

    在今湖北中部偏东。为汉水支流。源出随州市西南大洪山,北流折而东南流,经随州市南,安陆、云梦县之东,至武汉市西新沟入汉江。《水经·涢水注》: “涢水出 (蔡阳) 县东南大洪山,……东南径随县故城西,……

  • 王垣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史记·魏世家》:魏武侯二年(前394),“城安邑、王垣”。《索隐》引徐广云:“垣县有王屋山,故曰王垣。”西汉置垣县。古邑名。即垣。战国魏邑。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王茅。因

  • 北舞渡镇

    即北舞镇。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北魏为北舞阳县治。隋、唐为北舞县治。在河南省舞阳县北部、沙河南岸。面积43.2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北舞渡,人口 6630。汉、魏为定陵县治,

  • 上新河镇

    1912年置,属江宁县。即今江苏南京市水西门外上新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江宁县记:“上新河镇在城西十六里。”

  • 枫溪墟

    即今广东潮安县西北枫溪镇。清光绪 《潮州府志》 卷14: 海阳县 “墟市” 有枫溪墟。

  • 石窌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左传》:成公二年(前589),齐侯以辟司徒之妻有礼,“予之石窌”。即此。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齐侯以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