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慈利县

慈利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零陵县置,属崇州。治所即今湖南慈利县。明隆庆 《岳州府志》 卷7: 慈利县 “以土俗淳慈,得物产利”,因名。大业初属澧阳郡。唐属澧州。元元贞元年(1295) 升为慈利州,治所在今慈利县北。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慈利县,迁今治。隆庆中迁治今县北,万历三年 (1575) 移今慈利县。民国初属湖南武陵道。1916年属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中游。属张家界市。面积3481平方千米。人口67.6万。辖13镇、18乡(含7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零阳镇。西汉置零阳县(一说秦置慈姑县,西汉初析慈姑县置零阳县),属武陵郡。南朝齐后省。隋开皇中复置零阳县。明隆庆《岳州府志》: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慈利县,县名取“土俗淳慈,得物产利”之意。治今零阳镇,初属澧州,后属澧阳郡。唐属澧州或澧阳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慈利州,属澧州路。明初降州为县,属岳州府。曾迁治十三都(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小河坎),洪武九年(1376年)迁回今零阳镇。隆庆二年(1568年)又移治今官塌坪,万历三年(1575年)迁回。清属澧州直隶州,治所一度迁今永安渡。1914年属武陵道,1916年属辰沅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68年属常德地区,1988年属大庸市(1994年改张家界市)。地处湘西山地东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澧水、㺄水流经境内。沿岸有河谷平原。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棉花、玉米、甘薯、油菜籽等。林产有松、杉、油桐、油茶、乌柏、柑橘和茶树。所产甑山银毫茶、江垭金香柚有名,中药材杜仲产量居全国之首。矿产有大理石、硫黄、煤、镍、钼、铁等。工业有农业机械、水泥、化工、电力、采矿、食品等。焦柳铁路斜贯县境并设站。公路有常永、慈澧等干线。澧水通航。古迹有唐建兴国寺梅花殿。


猜你喜欢

  • 韩家店

    即今黑龙江省双城市西南韩甸镇。民国《双城县志》 卷2: “韩家店在城西七十里,各种商铺均有。”集镇名。(1)在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部。韩家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600。传明万历年间韩姓在此开店,故名。

  • 吴兴市

    1949年置,属浙江省。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城区。1950年改名湖州市。旧市名。1949年由吴兴县城区析置,治今浙江省湖州市城区。1950年撤销,划归吴兴县,同年底又析吴兴县城区置湖州市。1962年撤销

  • 郑和墓

    在今江苏江宁市 (东山镇) 西南二十六里牛首山西南麓回子山,俗称回子坟。郑和 (1371—1435),本姓马,小字三保 (一作宝),云南昆阳 (今并入晋宁) 人。回族。明初入宫做宦官,从燕王起兵“靖难

  • 驿道集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四十里驿道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掖县东北有驿道集。

  • 中路中前旗

    即赛音诺颜部中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阿尔拜赫雷东。

  • 庙湾

    即今陕西耀县西北庙湾镇。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淳耀县1943年徙治于此。

  • 后泉山

    一名皇后山。在今山西沁县西南四十里。《清一统志·沁州》 谓: “《水经注》皇后水出此。”

  • 保山

    在今辽宁铁岭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7铁岭卫: 保山在 “卫西北三十里,辽河西岸”。

  • 大石谷

    ①即大石口。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里大石口村。《宋史·张耆传》:“使自云、应、蔚至者由大石谷入, 自朔至者由土墱入。”②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资治通鉴》:唐元和四年(809),“丰州奏吐蕃万余骑至大石谷

  • 蜈蚣峡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上犹县: 蜈蚣峡 “在县西四十里。宋建炎中,李纲常过此,盖出湖南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