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彰明县

彰明县

五代唐改昌明县置,属绵州。治所即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上: 彰明县 “昌明,后唐改今名,易昌为彰也”。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绵县,十三年 (1380) 复置。清顺治十六年 (1659) 废入绵州,雍正六年(1728) 复置,九年 (1731) 改属龙安府。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8年并入江油县。


古旧县名。五代唐改昌明县置,治今四川省江油市南彰明镇。属绵州。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并入绵州,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仍属绵州。九年改属龙安府。1958年与江油县合并设立江彰县。


猜你喜欢

  • 大黄集

    即今山东菏泽市西南大黄集乡。旧属东明县。洪宪元年(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直隶省东明县东南有大黄集。

  • 倮㑩沟

    亦作倮洛沟。 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解放村。 民国常隆庆 《雷马屏峨调查记》: “建昌经倮㑩沟、四块坝等地至昭觉一百九十里。” 1950年改设为解放张。

  • 鲁密达则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梭坡乡大寨村(达则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达则土百户。

  • 万兴砦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接陕西洵阳县界。民国《湖北通志》卷36竹山县:万兴砦“《光绪舆地记》:在城西北二百四十里,驻把总”。

  • 那曲县

    在西藏自治区北部。属那曲地区。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8.3万。辖1镇、19乡。县人民政府驻那曲镇。那曲,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黑河、黑水”。名称源于流经境内怒江上游的那曲(河)。清代曾把这

  • 主簿寨堡

    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6清丰县:主簿寨堡在“县东南三十里。……皆有小城,周一里有奇,可以守御”。

  • 大坪隘口

    明置,在今四川荣县西三十里。《明史·地理志》 荣县:“又有大坪隘口,成化十二年八月置。”

  • 彭门

    彭城县或彭城郡的别称。治所即今江苏徐州市。因本大彭氏国,秦置彭城县,汉以后置彭城郡得名。《寰宇记》 卷15徐州彭城县: “ 《彭门记》云,殷之贤臣彭祖……邑号大彭。” 宋李震撰有 《彭门古今集志》 二

  • 沙尖子

    即今辽宁桓仁县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沙尖子镇。西隔浑江与宽甸满族自治县分界。民国《奉天通志》卷80桓仁县:大雅河“东南径沙尖子村西,村为县治南境江沿集镇”。

  • 安国药王庙

    在今河北安国市南关。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始建。药王姓邳名彤,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东汉开国功臣,才兼文武,精通医理,遐迩闻名,死后葬于安国南关。建中靖国元年,宋徽宗追封为灵贶侯,并建庙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