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县
①北魏改新漳县置,为番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隋开皇中废。
②北魏景明三年 (502) 改鄣县置,为广宁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西魏为广安郡治。北周属陇西郡。隋改为障县。
古县名。(1)北魏时改新漳县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属番和郡。隋开皇年间废。(2)北魏置,治今甘肃省漳县西南。为广宁郡治。隋时改鄣县。
①北魏改新漳县置,为番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隋开皇中废。
②北魏景明三年 (502) 改鄣县置,为广宁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西魏为广安郡治。北周属陇西郡。隋改为障县。
古县名。(1)北魏时改新漳县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属番和郡。隋开皇年间废。(2)北魏置,治今甘肃省漳县西南。为广宁郡治。隋时改鄣县。
北宋置,属含山县。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仙踪镇。在安徽省含山县北部。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仙踪,人口1.2万。镇西北有黄山,古名仙踪山,镇以山名。1949年置仙踪镇,1958年改公社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唐置合江守捉于此。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北。唐置为合江守捉,属翼州。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北部的安塘滩,位于马欢岛东19海里。东北一西南长达56公里。滩内有安塘礁、鲎藤礁和巩珍礁等。1935年公布名称为哑笃古拉礁。1947年改名安塘岛。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磨弥部地置,属曲靖路。治所在今云南宣威市东南六里河东营。民国 《宣威县志稿》: “命曰沾益,意盖从宽处理,使得均沾利益也。” 明属曲靖府。洪武十六年 (1383) 迁治即
1935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淳化、栒邑二县析置,治正嘴村(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十里原乡境内)。取“赤化淳化”之义。同年10月撤销,改置淳耀、赤水二县。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5年2月由陕西省淳化县北
一名淡河。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7: 奇尔归图郭勒 “在塔喀尔齐西十里。源出楚辉塔克南麓,偏西南流一百里入博斯腾淖尔”。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土姆宁河上游。《清一统志·吉林一》 “阿库密窝集”条下:“毕埒根窝集,在(宁古塔)城东二千六百五十九里。”土姆宁河源于此。
即洭水。今广东北江支流连江。《明史·地理志》 阳山县:“南有阳溪,即洭水。”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壶井山下,亦曰壶井澳。《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 《旧志》 曰: “山突江中,居人渐绕成市。又东北曰磁澳江,中有孤山峙海中,分东、西、南、北四澳,可以避风,海舟常泊于此。按壶井亦即闽江
即忽毡城。元察合台汗国地。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附近。《元史·薛塔剌海传》: “从征回回、河西、钦察、畏吾儿、康里、乃蛮、阿鲁虎、忽缠、帖里麻、赛兰诸国,俱以炮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