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开元寺

开元寺

①故址在今河北赵县城内。已毁。《清一统志·赵州》:开元寺“在州治西南。宋景祐间于寺中建石塔”。石塔即赵州陀罗尼经幢。

②又称东大寺。在今河北邢台市东。《清一统志·顺德府》:开元寺“在府治东北。唐开元中建。元世祖两幸此”。

③即今山西大同市善化寺。俗称南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故名开元寺。五代晋时改称大普恩寺。明正统十年(1445)整修后,成为当时官吏习仪之所,改名善化寺。

④又名莲花寺。在今福建泉州市内。始建于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

⑤即今台湾省台南市海会寺。本郑成功北园别馆,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改建。

⑥北宋绍圣三年(1096)建,在今河南虞城县利民镇西南三里。后徙建于利民镇西南隅。

⑦在今河南商丘县南。《清一统志·归德府二》:开元寺“唐时建。宋更名宝融寺,又名兴隆寺。内旧有唐颜真卿书八关斋会报德记石幢”。

⑧唐开元元年(713)建,在今陕西凤翔县城内北街。寺内有吴道子画佛像。东阁有王维画墨竹。北宋苏轼《凤翔八观·诅楚文》:“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1)在福建省泉州市区西街。唐代为桑园,相传园主黄守恭以桑开白莲,舍地为寺,名莲花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现寺占地约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二塔等。大雄宝殿建于唐垂拱二年,相传建殿时有紫云盖地,因名紫云大殿。屡圮屡修,现存系明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原应立石柱百根(实减柱六根),故别称百柱殿。殿内斗栱附刻飞天乐伎(嫔迦)二十四尊,殿前石台束腰间有人面狮身青石浮雕七十二幅。庭中榕树下分列唐至明历代所建各种小型石塔、经幢十七座。甘露戒坛在大殿之后,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建,历代重修。现存清初修建的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为坛五级,仍仿宋制。坛顶藻井结构复杂,斗栱附刻二十四尊手持闽南民间乐器的飞天乐伎,别具风格。大殿西侧有古桑一株,传即唐代曾开白莲之树。东侧有檀樾祠,原祀黄守恭,为闽、台黄姓共同之祖祠。寺前有东、西二塔。寺中附属文物甚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宋代的古船馆建于寺之东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在广东省潮州市甘露坊。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以来称开元镇国禅寺。占地2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等。大雄宝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正脊饰以鸱吻和葫芦。大殿前月台施石栏望柱。栏板有78块唐代石刻,刻有佛像、鹿、猴、莲花等图画及“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等文字。殿前竖一对唐代石经幢,刻着《准提咒》和《尊胜咒》经文。寺内还保存有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铸造的大铜钟,重三千余斤;元泰定二年(1325年)用陨石雕刻的香炉;明代的金木雕千佛塔;清雍正版《大藏经》一部,共7240卷。1980年殿宇进行大修。(3)又称海会寺。在台湾省台南市北。为“台湾三大佛寺”之一。原为郑成功北园别馆。为郑成功子郑经为母亲所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改筑茅亭精舍,二十九年(1690年)改建为寺,名海会寺。嘉庆五年(1800年)改今名。建筑宏伟。内设佛学讲习堂等。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


猜你喜欢

  • 火峰山砦

    亦名火峰砦。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火峰山寨“其地有火烽,据险置寨,因名。明初,汤和伐蜀,克归州,取火烽山砦。即此”。

  • 怒勒峰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清一统志·曲靖府》: 怒勒峰 “在寻甸州东乞曲里。《州志》: 中有海,饶渔利,界连沾益州,乾夷居之。有六寨,曰沙必郎、曰折珰、曰则千、曰按羊、曰怒勒、曰纳龟”。

  • 县坑港

    在今湖北蒲圻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6蒲圻县:县坑港“在县西北八十里。县境之水,多由此通大江”。

  • 龟峰山

    ①在今浙江衢州市。《方舆纪要》卷93西安县“峥嵘山”条:“其东南相连者曰龟峰山,府治枕其麓。”今与峥嵘山统称府山。②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弋阳县:龟峰山“弋阳江经其下。山连峰

  • 南浔镇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六十里南浔镇。《方舆纪要》 卷91乌程县: 南浔镇 “以浔溪所经而名。元至正十三年张士诚筑城于此。明初由湖州攻平江,自南浔至吴江守将以城降”。即此。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北部,东邻江苏

  • 梅里急部

    又作密儿纪部。辽北境部族,属西北路招讨司。即蒙元史料所载之篾里乞 (篾儿乞) 部。居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下游一带。辽道宗大安八年 (1092) 北阻卜酋长磨古斯举兵反辽,梅里急部亦从之叛,至

  • 蔗山

    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北四十四里。宋《淳熙严州图经》 卷3淳安县: 蔗山,“故老相传云:昔人于此种甘蔗,因以名山”。

  • 窝洛沽

    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六十里窝洛沽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玉田县图: 南有窝洛沽镇。民国时期与鸦红桥、林南仓为县中三大镇。

  • 卜鲁丹河卫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中游波罗穆丹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中游左侧波罗穆丹河流域。隶奴儿干都司。后废。

  • 升州

    ①隋仁寿初改湖州置,治所在湖阳县(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大业初废。②唐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置,治所在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县地。上元二年(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