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城县
①南朝宋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西魏废帝元年(552)并入宁都县。
②西魏置,属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隋开皇中省入番和县。
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城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南一里。仁寿元年(601),改名乐寿县。
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陕西省紫阳县东南。属魏兴郡。齐因之。西魏废。(2)北周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境。属番和郡。隋开皇中废入番和县。(3)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乐城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属瀛州。仁寿元年(601年)改乐寿县。
①南朝宋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西魏废帝元年(552)并入宁都县。
②西魏置,属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隋开皇中省入番和县。
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城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南一里。仁寿元年(601),改名乐寿县。
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陕西省紫阳县东南。属魏兴郡。齐因之。西魏废。(2)北周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境。属番和郡。隋开皇中废入番和县。(3)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乐城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属瀛州。仁寿元年(601年)改乐寿县。
即今湖北宜城市。南朝宋华山郡及华山县治此。《寰宇记》卷145宜城县:“宋大明元年以胡人流寓者立华山郡于大堤村,即今县也。……大堤城今县城也。其俗相传为大堤,城至今不改。”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筑,
即今越南南部之胡志明市。《清史稿·越南》:同治元年(1862)“法国拿破仑第三以海军大举伐越南,夺茶麟港,约割下交趾边和、嘉定、定祥三省,开通商三口,赔偿二千万佛郎,许其和。嘉定省即西贡所在也”。
北宋置,属邻山县。在今四川邻水县东北兴仁镇。
俗称回音壁。在今北京天坛公园圜丘坛北。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位之地。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为今名。清乾隆十七年 (1752) 重建。有东西配庑各五间,存放圜丘祭祀的神牌。正殿
唐、宋时京畿附近四个府、州的合称。 (1)唐开元十二年(724)称近京畿的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县)、华州(治今华县)、岐州(治今凤翔县)、蒲州(治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为四辅。(2)北宋崇宁、政和间,曾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绥阳县(今贵州凤冈县西)。贞观元年(627)废。四年复置,移治都上县(今凤冈县东南)。十一年移治绥阳县(今凤冈县北馁阳镇)。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绥阳、湄潭等县地。五代后废
在今广东仁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102仁化县: 廉石山在 “县北二十里。县之主山也。相传黄巢过此,投枪竿于石罅中,至今不朽”。
①唐武德四年 (621) 改隋昌县置,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天宝元年 (742)改名陉邑县。②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益州 (后属彭州)。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长寿二年 (6
指 《尚书·禹贡》 所述大河下游河道。与《山经》 河水、《汉书·地理志》 河水同为先秦时代大河下游河道之 一。宋程大昌 《禹贡山川地理图》:“今有禹河、汉河对出图。” 《禹贡·导水》: “东过洛汭,至
在今广东阳江市东。《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西平驿“在县治东。洪武初置,万历中改曰平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