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州长官司
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废。
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废。
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废。
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废。
唐置,属羁縻移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北宋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四十里。以陔山为名。《舆地纪胜》 卷161 昌州:陔山 “在大足县东四十里,接三华之秀气,屹然鼎立”。
即今四川泸县北福集镇。清嘉庆 《泸州志》 卷2: 福集场在 “县西北八十里”。镇东玉蟾山有明代磨崖造像和古关隘遗址。
即横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五里。《吴郡志》 卷15: 踞湖山,“钱氏 (吴越) 有国日,造寺于山下,曰荐福寺。至今里人不以踞湖名山,或以寺名名之”。
①南齐置,属随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西魏改为新化县。②南齐置,属桂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柳州市附近地。后废。③西魏置,为淮南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化县。④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四十里木稀山上。
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外的东面和北面,是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和殊像寺等寺庙的总称。溥仁寺、溥善寺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各蒙古王公齐集热河行宫,为庆祝
唐贞观三年(629) 析薛城县置,属维州。《元和志》 卷32盐溪县: “有盐溪村,因为名。” 治所在今四川理县北不孟乡境。永徽元年 (650) 省入定廉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年(628年)析薛城县置,治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8英山县:东汤泉在“县东南三里许,平地石中涌出。县西南三里, 又有西汤泉, 居民俱引以溉田”。
即今江西遂川县西南大汾。1934年6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此设大汾政治局(县级)。集镇名。在浙江省临海市东南部、山沿浦两岸。属杜桥镇。人口4650。产稻、柑橘、草席。有眼镜、织布、绳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