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定县

平定县

①西汉置,为西河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境。一说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东汉末废。

②南朝宋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春或恩平、阳东等市县境。南齐以后废。

③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广阳县置,为平定军治。治所即今山西平定县。金大定二年(1162)为平定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1912年复降平定州为平定县,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东临河北省。属阳泉市。面积 1361 平方千米。人口31.8万。辖8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冠山镇。西汉置上艾县,属太原郡,县治即今县;一说在今张庄镇新城村。东汉改属常山国,三国魏属乐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孝昌年间复置,后改名石艾县。隋属太原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广阳县,县治即今县;一说在今昔阳县西广阳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广阳置平定军,四年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在今平定上城。清乾隆《平定州志》:宋“太祖征河东首下之,置平定军”。县因平定军名。金大定二年(1162年)升军为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平定县入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2年改州为县。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榆次专区。1958年撤销,并为阳泉市郊区。1961年恢复平定县建制,属晋中专区。1967年属晋中地区。1983年属阳泉市。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倾斜地带。桃河及其支流温河、南川河、阳胜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玉米、谷子、高粱、小麦、豆类、薯类为主。矿产有煤、铁、硫黄、瓷土、耐火黏土、石膏等。工业有电力、采煤、冶炼、化工、建材、机械等。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307国道横穿境内。名胜古迹有娘子关、冠山、开河寺、药林寺等。


猜你喜欢

  • 白土厂门

    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黑山县西北白厂门满族镇。《清一统志·锦州府二》:白土厂边门“在义州东北。本朝乾隆五年设章京驻防”。

  • 桃园洞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挂月峰下。清道光 《蓟州志》 卷2: “桃园洞在将军石畔,深丈余。”

  • 菲生噶珊

    清于福山卫置。属宁古塔将军,后属三姓副都统。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普耳萨西北。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西岸有 “菲申噶山”。光绪 《吉林通志》卷17: 混同江北岸,东至海

  • 二刘市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十六里二刘。宋时村人刘砥、刘砺兄弟同科进士,故名。

  • 辑安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属兴京府。治所在通沟口 (今吉林集安市)。民国初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934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1965年改为集安县

  • 忠镇砦

    亦作中镇砦。北宋置,属嘉定府。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宋史·高宗纪》: 南宋绍兴八年 (1138),“虚恨蛮犯嘉州忠镇砦”。即此。

  • 古磡洞

    即今广西凌云县治。明洪武六年(1373)泗城州移治于此。清乾隆三年(1738)置凌云县。

  • 林城桥市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林城镇。清同治《长兴县志》 卷2引 《旧志》: “林城桥在县西南四十里。”

  • 福佑寺

    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北长街北口路东。清顺治年间建。雍正元年 (1723)拟分给宝亲王弘历作为邸第,弘历登基后改为喇嘛庙,名福佑寺。1927年改为西藏班禅驻北平办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为西藏班禅驻北

  • 大泽矶社

    一名武洛社。在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旗山镇西南约六里武鹿。为高山族平埔人社名。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大泽机社“离府治三百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