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军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治所在平定县(今山西平定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泉市及平定、昔阳等县地。金大定二年(1162)升为平定州。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治广阳砦(今山西平定县东南)。四年移治今平定县。金大定二年(1162年)升为州。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治所在平定县(今山西平定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泉市及平定、昔阳等县地。金大定二年(1162)升为平定州。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治广阳砦(今山西平定县东南)。四年移治今平定县。金大定二年(1162年)升为州。
一名三里堤。在今河南开封市。民国《续河南通志》卷7:护城堤“离(开封)府城三里,一名三里堤。西北接金村,绕城围抱,东南直抵苏村。盖前代筑以防水者。或云,因隋堤遗址,后被河水冲圯。明正统间,巡抚于谦因河
①即今广东始兴县南清化河。《方舆纪要》卷102始兴县: 清化水 “在县南百二十里。源出翁源县界,东北流,至县东合于朔水”。②即今陕西延安市潘龙川。《寰宇记》 卷36延州丰林县: “清化水在县东北四十五
即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乐育乡。清道光元年(1820)后为思陀土司治所。
唐初废鲖阳县,称为鲖城。在今安徽临泉县西五十里。1948年置镇。在安徽省临泉县西北部。面积47.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鲖城集,人口6100。以在鲖水之阳得名。西汉末置鲖阳县,唐初废,194
即今山西运城市南之盐地。《山海经·北次三经》: “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
西汉元封三年 (前108) 置,治所在东暆县 (今朝鲜江原道江陵。一说在朝鲜江原道元山、德源一带)。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南道大部分及江原道北部。始元五年 (前82) 废,辖境大部分并入乐浪郡。汉武帝元封
又作拉克什族或热喜族。在今西藏比如县西热西区的解放 (金珠)、胜塘、达塘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乾隆 《西藏志 ·外番》、《卫藏通志》作三札。
即今甘肃天水市东南马跑泉镇。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1:“东三十五里马跑泉。”在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北部、渭河南岸。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马跑泉,人口 7300。传唐尉迟敬德马刨地
在今湖南湘潭县南。《方舆纪要》 卷80湘潭县: 琵琶峰 “与南岳祝融峰相望,七十二峰之一也”。《清一统志· 长沙府一》: 琵琶峰 “以形似名”。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属禄劝州。治所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五里旧县。《元史·地理志》:“掌鸠甸有溪绕其三面,凡数十渡, 故名, 今讹名石旧。”明正德中废入州。古县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