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山

常山

①即恒山。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史记·赵世家》: “简子乃告诸子曰: 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 即此。西汉因避文帝刘恒讳,北宋又避真宗赵恒讳,改恒山为常山。东汉初平四年 (193) 张燕领导的黑山起义军,与袁绍大战于此。

②在今浙江常山县东。《元和志》 卷26常山县:“因县南有常山为名。”

③在今山东诸城市南二十里。《水经·潍水注》:扶淇水 “出 (东武县) 西南常山”。《寰宇记》 卷24诸城县: 常山 “晏氏 《齐记》 云: 祈雨常应,故曰常山”。


(1)在浙江省常山县东南。常山、江山两县市界山,以昔多常山草果(中药材)得名,常山县名以此。又名湖山,以山有湖得名。主峰海拔895米,山体范围约10平方千米。湖在海拔700多米处,湖面约200平方米。山势险峻,四面陡峭,山间多灌木。(2)即“恒山(1)”。


猜你喜欢

  • 骆驼港

    ①又名纳远川。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黄河支流都思兔河。②在今河北香河县北。《方舆纪要》 卷11香河县: 骆驼港 “在县北八里。自三河县之兔儿山流经县界,下流入于白河”。古水名。又作纳远川。即今内蒙古自治

  • 相见堡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又名相见坡,黔人谓岭曰坡。《清一统志·镇远府》 引 《府志》: “在偏桥之东。三重迭起,高皆千仞,计途周三十里,起伏偃仰,石垂烟接,陟首坡则尾坡见,至尾坡回瞩则首坡见,立中坡则首尾俱

  • 干塘市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南五十五里。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海康县图:乌石港之北有干塘市。

  • 长芦县

    北周大象二年(580)置,属章武郡。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四里,南运河西。《元和志》卷18长芦县:“《水经》云,长芦,水名也。水傍多芦苇,因以为名。”隋初属瀛州,开皇十六年(596)为景州治,大业初属河

  • 比水

    即沘水。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水经·比水注》:“比水又西, 澳水注之。水北出茈丘山,东流屈而南转, 又南入于比水。”即“沘水(1)”。

  • 睡心山

    本名羊岵山。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清光绪 《汉阳县志》 卷1: 羊岵山 “山上有巨石,刻‘睡心山’ 三大字。旁一石刻 ‘秦子成嗜湖山,生于斯,读于斯,游历十年,而复老于斯,自制 《睡心山房集》,因以

  • 黄淳水

    又作潢淳水。在今河南新野县东。为赭水支流。《水经· 淯水注》: 赭水支分,结为二湖,“二湖流注,合为黄水,惟所受焉。又南径棘阳县之黄淳聚,又谓之为黄淳水者也”。《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光武击甄阜、梁

  • 归仁国

    即小勃律国。唐天宝六年(747)改名。都城在孽多城(在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

  • 佛龛岩

    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清同治《高县志》卷6:佛龛岩“壁立千寻,四面峻峭,叛逆何金龙党羽吴山亡、何乏祥等率贼盘踞其中,势猖獗;其对面四方峒亦陡绝高悬,逆党花脸章队长等率党百余伏居,不时出没,掳掠居民,彼此

  • 曲部山

    在今云南砚山县北维摩西。《方舆纪要》卷115维摩州:曲部山“在州治(今维摩)西。中峰高耸,下有泉,流为溪,经州南数里,入于石窦。今山下有曲部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