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
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1945—1949年在此置荛鲁都斯县。
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1945—1949年在此置荛鲁都斯县。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山丹县为州,属甘肃行省。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为山丹卫。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属甘肃行省。明洪
即今四川成都市府河及其下游岷江。《晋书·毛璩传》:“初,璩闻(桓)振陷江陵,率众赴难,使(毛)瑾、(毛)瑗顺外江而下。”《宋书·刘钟传》:“随朱龄石伐蜀,为前锋,由外水至于彭模,去成都二百里。”皆此。
即今浙江桐庐县东北甘溪。宋 《景定严州续志》 卷7桐庐县: 窄溪 “隶水滨乡,与新城港口相对”。
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板桥乡境。清属永宁州,有把总驻守。
清置,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6义州: 小凌河 “至锦县蚂蚁屯入海”。即此。
明洪武二年 (1369) 降单州置,属济宁府。治所在今山东单县南一里。十八年 (1385) 改属兖州府。嘉靖二年 (1523) 以河患徙今治。清雍正十三年(1735) 改属曹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
明成化二年(1466)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九十里蒙江东岸。《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五屯屯田千户所“其地旧名古赠,当大藤峡、风门、拂子‘贼’僮巢穴之冲,守御最切。《边略》:五屯旧为僮
亦名龙格。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四年(408),谯纵请桓谦于后秦,相助共击刘裕。“谦至成都,虚怀引士;纵疑之,置于龙格,使人守之”。胡注:“龙格盖即今成都府广都县龙爪滩之地。”
即今山东胶南市东北海中之竹岔岛。《清一统志·莱州府一》:竹槎岛“在即墨县东一百里。其相近有巉岛、营岛,俱在县东海中”。
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南小溪河北松树咀子。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松树嘴子。属辽西郡。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