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门山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峰门山 “距军东一十五里。其山高大,顶有寒泉,两崖峻险,群峰对峙如门,因以名之”。南宋范成大 《峰门岭遇雨·泊梁山》 诗云: “行尽峰门千万丈,梁山鼓角极平安。”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峰门山 “距军东一十五里。其山高大,顶有寒泉,两崖峻险,群峰对峙如门,因以名之”。南宋范成大 《峰门岭遇雨·泊梁山》 诗云: “行尽峰门千万丈,梁山鼓角极平安。”
在今陕西府谷县境。《宋史·地理志》 府州:宁疆堡,“宣和六年,独移庄岭建堡,赐名宁疆”。
西汉置,为济南郡治。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平陵城。因扶风有平陵,故加“东”字。西汉在此置铁官。东汉为济南国治。《后汉书·灵帝纪》载:建宁三年(170),“冬,济南贼起,攻东平陵”。即此。西晋改为平陵县。
金置,属清池县。即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南十八里新县镇。唐贞观年间移汉饶安县于此,故有新饶安之称。
在今广东韶关市城北城上。《舆地纪胜》卷90韶州:九成台“在州衙。狄咸建。东坡书且铭焉”。《清一统志·韶州府》:九成台“旧名闻韶台,在州治北城上。宋郡守狄咸建。《府志》: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与苏伯固北归
亦作渔沟镇。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北渔沟镇。为往来孔道。《明史·河渠志二》: 万历二十年(1592),张贞观言: “至于广入海之途,则自鲍家口、黄家营至鱼沟、金城左右,地势颇下,似当因而利导之。” 即此。
①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太姥山”条:七星山“以七石浮立海面如七星而名。嘉靖中,官军尝败倭于此”。②在今台湾省本岛北端,为大屯火山群之最高峰。海拔1120米。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
即鸊鹈泉。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北。《资治通鉴》: 唐元和四年 (809),“振武奏吐蕃五万余骑至拂梯泉”。又作䴙鹈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资治通鉴》:唐元和四年(809年)
①西晋改禄福县置,为酒泉郡治。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十六国西凉曾都于此。隋仁寿中于县置肃州,大业初州废,县属张掖郡。义宁初改名酒泉县。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肃州。治所在乐涫镇 (今甘肃酒泉市东
唐方镇名。开元二年 (714) 置,治所在幽州 (今北京城西南)。天宝元年 (742) 改称范阳,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之一。宝应元年 (762) 复名幽州,兼领卢龙节度使,为河北三镇之一。辖境屡有变动,
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明天启元年(1621),毛文龙袭安奠,入镇江城。即此。在今辽宁省丹东市东北。明天启元年(1621年),毛文龙袭安奠,入镇江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