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西湖

小西湖

①在今浙江仙居县西。《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小西湖“在县西二十里,延袤数里。南宋初吴芾所开”。

②即莲花池。在今甘肃兰州市西。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6:莲花池“近名小西湖。光绪七年护总督杨昌濬重修”。中有来青阁、临池仙馆,螺亭诸胜。


在河南省许昌市。东汉末年因挖土筑城,形成坑洼。后导入水,汇聚成湖。太丘长陈寔与朗陵侯相荀淑父子常游于此。太史奏称“德星聚”,敕建德星亭。北宋韩持国修展江亭,欧阳修建欧阁。文人学士如眉山苏氏、洛阳二程、朱熹、范仲淹等慕名云集。苏氏昆仲卜居于此,书酒自娱,建听水亭、读书亭、鼓琴台、梅花堂。文彦博治许时又建曲水园。屡经扩建,浚湖引水,亭台楼阁,石桥曲径,为历代诗人墨客咸集胜地。苏轼为官杭州时,致书州官赵德邻,建议许州西湖更名为小西湖。惜古建筑今已不存。建国后陆续在旧址上重建了德星亭、展江亭、读书亭、听水亭、鼓琴台等,辟为面积300余亩的西湖公园。


猜你喜欢

  • 竹屯河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南万年河。《清一统志·饶州府一》:竹屯河“在万年县西南。亦名姚源水。自贵溪县流入,径县南,又西流至余干县东三十里古楼埠,会冯田水。在余干者又名古埠水。滩高水浅,少旱则流绝,舟楫难行。《

  • 惠济县

    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杨忠县改名,治仁风镇 (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仁风镇)。1950年5月撤销,并入惠民、济阳、商河三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9年由杨忠县改名。治今济阳县仁风镇。1950年撤销

  • 培石镇

    即今四川巫山县东南长江南岸培石乡。清道光 《夔州府志》 卷12: 培石镇 “在县东六十里”。

  • 仇池城

    在今甘肃西和县南洛峪。《宋书·氐胡传》:“汉献帝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子驹,勇健多计略,始徙仇池。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四面斗绝,高平地方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煮土

  • 龙平山

    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4赵州:“龙平山在州东北宋子城之西。相传山木高耸,一日风雨骤至, 龙过而夷其半, 因名。”

  • 南田山

    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四十里南田镇。《方舆纪要》 卷94青田县: 南田山 “上有沃土,多稻田,岁旱亦稔。唐广德中,袁晁之乱,邑人多避难于此。明初刘基亦家于山中”。

  • 罗店镇

    又名罗溪、罗阳。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罗店镇。《清一统志 · 太仓州一》 引 《江南通志》: 罗店镇 “元至正间创。近海殷富,市廛之盛埒南翔”。(1)在上海市宝山区陆境西部。面积49.7平方千米。人口5

  • 长滩砦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方舆纪要》卷121湖耳蛮夷长官司:长滩砦“在司西三十里”。

  • 黄须水

    即今山西黎城县东南小东河。《水经·浊漳水注》: 黄须水 “出台壁西张讳岩下,……其水南流,径台壁西,又南入于漳”。

  • 普纳沙

    又名库结沙。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黄河以南库布齐沙漠。唐自夏州北至天德军经此。《新唐书·地理志》: 夏州北 “库结沙,一曰普纳沙,……有绥远城。皆灵、夏以北蕃落所居”。即“库结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