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襄城
在今浙江嘉兴市北二十六里王江泾镇。《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府: 射襄城 “在府东北三十里。《志》 云: 古战争地”。
在今浙江嘉兴市北二十六里王江泾镇。《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府: 射襄城 “在府东北三十里。《志》 云: 古战争地”。
①唐如意元年 (692) 于旧分水县地置,属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五十四里分水镇。《寰宇记》 卷95分水县: “武盛县因界内武盛山以为名。” 神龙元年 (705) 复名分水县。②唐长寿二年 (6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明永乐四年(1406)置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白古(今缅甸勃固)。辖境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正统以后废。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大风江。《清一统志·廉州府》:平银江“在钦州东三十里。上流即灵山县之大洸江,流经州东有平银渡,与灵山县分界。又南由大观港入海,与合浦县分界”。
在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阳逻镇北界埠村。《清一统志·黄州府》: 街埠市 “在黄冈县西北一百三十里”。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二十五里木城镇。民国 《夹江县志》 卷2: 南安坝 “即南安废县,分上坝、下坝。上自石面渡,下至东田坝”。清费密 《荒书》: 清顺治十三年 (1656),“ (刘) 文秀驻兵夹江县南
①隋大业初改角陵县置,属安陆郡。治所即今湖北京山县。《寰宇记》 卷144京山县: “因界内京山为名。” 唐属郢州。元属安陆府。明属承天府。清属安陆府。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②南朝齐
①又名同孝山。在今江苏铜山县西二十五里夹河乡闸口村。《水经·获水注》: “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经十余坟,悉石也。” 《明一统志·徐州》: 楚王山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7海里。水深约10米。长约6.5公里,宽约4公里,为珊瑚砾石滩。1935年公布名称为伊尔迪斯滩。1947年改名银砾滩。
即今广东珠海市北唐家镇。清宣统 《广东舆地全图》 香山县图: 县东南滨海有唐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