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家庄
即今河北鹿泉市东南三十二里寺家庄镇。明嘉靖《获鹿县志》卷2:寺家庄集“在城南四十里”。
即今河北鹿泉市东南三十二里寺家庄镇。明嘉靖《获鹿县志》卷2:寺家庄集“在城南四十里”。
又名婆悉海、巴尔库勒淖尔。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后汉书· 窦固传》: 永平十六年 (73) 固与耿忠伐匈奴,“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呼衍王走,追至蒲类海”。即此。唐时称婆悉海或婆悉
在今山东高密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36高密县“高阳城”条下:朱晏城“相传晏子为齐相时所食邑也。一名晏平仲城”。
当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境。《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九年 (413),“南凉王傉檀伐河西王蒙逊,蒙逊败之于若厚坞,又败之于若凉; 因进围乐都”。今址不详。疑在今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东晋义熙九年(4
在今甘肃武山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9宁远县:吴山,“山下有广吴堡故城,宋所置也”。
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五里。《寰宇记》 卷21莱芜监: “矿坑阜在监北五里。” 即此。
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春秋》: 定公十三年 (前497),“夏,筑蛇渊囿。” 《水经· 汶水注》: “蛇水又西南径铸城西,《左传》 所谓蛇渊囿也。故京相璠曰,今济北有蛇丘城,城下有水,鲁囿也。”
明代在云南边地设置的三个较大土司,即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和陇川宣抚司。明代在云南西部边地设置的三个较大土司,即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和陇川宣抚司。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北十二道沟乡。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临江县东南有十二道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十二道沟铁矿在十二道沟迤东之十二道湾,质性甚优。”
①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清风峡上。《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白鹤泉“泉出岩石中,仅一勺许,最甘冽,冬夏不竭。尝有白鹤飞止其上,故名”。②在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9宾州:白鹤泉“在州南三十里。源出
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平州。八年(625)又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北。属信都国。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