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宣恩县

宣恩县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改施南土司置,属施南府。治所即今湖北宣恩县。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施鹤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在湖北省西南部,东南邻湖南省。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2740平方千米。人口34.1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珠山镇。元初置沿边溪洞招讨司。至正二年(1342年)改施南道宣慰使司,四年升宣抚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施南宣慰司,后废;十六年复置,属施州卫。永乐二年(1404年)改施南长官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属恩施县;十三年置宣恩县,取“宣扬皇恩”之意为名。属施南府。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施鹤道,1927年直属湖北省。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湘鄂西革命老根据地,1933年、1935年曾建立县苏维埃政府地。地处鄂西南山地南部。境内山岭连绵。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玉米、小麦、薯类,盛产茶叶、柑橘、油桐、油菜籽、烟叶、花生。野生药材有天麻、黄连、白三七等,为湖北贝母主要产地。有珙桐、水青树、连香树等国家保护植物多种,有世界上惟一的珙桐群落。矿产有白云石、煤、硫铁矿等。有机械制造、矿山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森工、水泥、药材加工等工业。名产有宣恩火腿、贡茶。209国道和巴石、鸦当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凌云塔、施南土司皇城遗址、中武当庙、东门关瀑布、龙洞水库等。纪念地有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旧址。


猜你喜欢

  • 准 (準) 裕勒都斯河

    即今新疆和静县西北开都河上游。《清一统志·喀喇沙尔》: 准裕勒都斯河 “在喀喇沙尔西北。源出裕勒都斯地东北十里,西流会布拉图泉、扎噶苏台泉、格纳特泉、乌里雅图泉、乌尔图泉,出额勒伯克山谷口,与巴伦裕勒

  • 汤泉

    ①即汤山之温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三十里。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有温泉可浴。《水经注》:㶟水又东温泉水注之,疑即此也。”②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温泉区。《元和志》

  • 白庄泉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2邹县:白庄泉“其旁又有渊源、柳青、三角湾诸泉”。

  • 广源州

    唐末改平原州置,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北端高平省广渊县。北宋为羁縻州。《宋史·广源州蛮侬氏》:“(广源)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源,地峭绝深阻,产黄金、丹砂,颇有邑居聚落。……唐邕管经略使徐申厚抚之,黄

  • 郭桥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资治通鉴》: 唐长庆二年 (822) 宣武军乱,“韩充败宣武兵于郭桥”。即此。北宋于此设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资治通鉴》:唐长庆二年(822年),“韩充败宣武兵于郭桥”。即

  • 蒙怜路

    元至元二十七年 (1290) 于蒙怜甸置蒙怜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八莫稍南。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为府。后废。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置,治今缅甸勐卯西。属云南行省。明洪武

  • 比耳塘

    亦作比耳市。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北比耳乡,与龙山县接界。旧属龙山县。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龙山县图:县西南有比耳塘。

  • 留中堡

    即今河北衡水市东留仲村。《清一统志·冀州》: 留中堡 “在衡水县东二十里。有集”。

  • 乌尔罕河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布列雅河上源支流乌尔戈河。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8:乌尔罕河“国语(满语),乌尔罕,套马杆也。(黑龙江)城北一千六百三十里。源出兴安岭,西南流入阿尔奇河”。

  • 榕江县

    1913年改古州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据林溥 《古州杂记》 (载 《黔南丛书》 第5集第2册):“古州榕树最多,大者数围,荫蔽百亩。厅治南门外有五榕山一座,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