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宛秀城

宛秀城

在今青海贵南县东北黄河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廓州宁塞郡: “西八十里宛秀城有威胜军。”


又作宛肃城。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黄河岸边。唐天宝十三载(754年)于此置威胜军。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


猜你喜欢

  • 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而开筑的一条从蜀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五尺道在郎州。颜师古云,其处险

  • 号室部

    南北朝至隋勿吉七部之一。分布在今乌苏里江流域。《北史·勿吉传》:勿吉部类凡七种,“其五号室部,在拂涅东”。唐入渤海国。

  • 将军站

    元置,在今广东雷州市南。明改为驿。《方舆纪要》 卷104海康县: 雷阳驿,“ 《舆程记》:自驿而南六十里为将军驿,又南七十里为徐闻县之英利驿”。元置,在今广东省雷州市南。

  • 密乡侯国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东南十五里密城。建始二年 (前31) 封胶东顷王子林为密乡侯,即此。东汉省。西汉建始二年(前31年),成帝封胶东王子林为密乡顷侯,置密乡侯国,治今山东省昌邑市东南密

  • 阳平镇

    ①金置,属宝鸡县。即今陕西宝鸡县东七十里阳平镇。②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北阳平乡。清光绪《潼川府志》卷4:阳平镇“在县西北三十里。蜀汉后皆为重镇。明末毁于兵。宋文同《梓州中江新堤记》:‘西至于罗江,南至于阳

  • 猪嘴山

    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北四十里。金于此置猪嘴镇。

  • 广苕山

    在今浙江安吉县(递铺镇)西南二十八里山河乡。《方舆纪要》卷91孝丰县:广苕山在“县(治今孝丰镇)南三十里。天目正阴,苕水发源处也”。

  • 白屋

    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晋书·宣帝纪》: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司马懿平公孙渊还,“及次白屋。有诏召帝, 三日之间, 诏书五至。……乃乘追锋车昼夜兼行, 自白屋四百余里,一宿而至”。

  • 广陵镇

    ①金置,属寿光县。即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三十五里广陵乡。②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四十里曲霞镇。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卷1泰兴县:东南“四十里曰路庄,曰广陵镇”。在江苏省泰兴市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5.9

  • 碧云 (雲) 寺

    在今北京市西北香山东麓。初名碧云庵,元耶律楚材之后裔阿利吉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 太监于经拓为寺,俗称于公寺。清乾隆十三年 (1748) 增建罗汉堂。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停灵柩于此,后建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