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高谷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贺兰山后。《资治通鉴》: 唐天祐三年 (906),“灵武节度使韩逊奏吐蕃七千余骑营于宗高谷,将击嗢末及取凉州”。《方舆纪要》 卷62宁夏镇: 宗高谷 “在镇西北。……谷盖在贺兰山后”。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贺兰山后。《资治通鉴》: 唐天祐三年 (906),“灵武节度使韩逊奏吐蕃七千余骑营于宗高谷,将击嗢末及取凉州”。《方舆纪要》 卷62宁夏镇: 宗高谷 “在镇西北。……谷盖在贺兰山后”。
北宋置,属盘石县。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九十里。民国 《资中县续修资州志》 卷2: “镇子坝在县西九十里。古赖胥镇也。左右旧有四寺,曰东林、西岩、南岩、北岩。今废其三,仅存北岩,寺外古钟三口,有资县龙水上
又称六冲河。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为乌江北源。源出赫章县北,在黔西县南与三岔河汇合后称鸭池河。《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六归河“在水西城西三十余里。自山箐中汇流而东出,经岩石间,湍流峻急, 阔处
唐方镇名。贞元十五年 (799) 置安黄节度使。十九年 (803) 赐名奉义军。治所在安州 (今湖北安陆市)。辖境相当今湖北黄州、麻城二市以西,广水、应城二市以东,长江和孝感市以北地。元和元年 (80
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二十五里。《清一统志·金华府一》: 紫岩山 “山上有岩色紫,形如覆釜,穹窿深广,可容百人”。②又名绵竹山。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 绵竹县: “有紫岩山,绵水所出。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7桑植安抚司“雷打崖”条下:“司(治今美坪峒)南为杨公坡,亦险峻,登陟甚艰。”
在今安徽安庆市东北长风乡。《寰宇记》卷125怀宁县:“长风沙在县东一百九十里。置在江界, 以防寇盗。元和四年入图经。李白《长干行》云:‘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即此是也。”唐、宋长江中沙洲,为航行
即孟缅。今云南临沧县。《明史·云南土司一》: “顺宁附境有猛猛、猛撒、猛缅,所谓三猛也。”
在今陕西凤县东。《方舆纪要》 卷56凤县:凉泉 “在县 (今凤州镇) 西二十里,西流与嘉陵江合。后魏以此名县。寻改梁泉。凉与梁古通用也”。集镇名。在安徽省望江县中部、太阳山西南。凉泉乡人民政府驻地。人
西魏恭帝时置,属昌城郡。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四十里金华镇。《寰宇记》 卷82射洪县:“《益州记》: 郪江滩东六里有射江。” 因名。北周改为射洪县。古县名。西魏析郪县置,治今四川省射洪县西北金华镇。属
在今广西荔浦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7荔浦县“上中峒砦”条下:“又下峒砦在县东北(南)三十里。有城,万历十年筑。”曾设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