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宋隆郡

宋隆郡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改宋熙郡置,属广州。治所在平兴县(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更楼镇西北古城)。孝建中又改为宋熙郡。南齐建元三年(481)复名宋隆郡。隋开皇时废。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改宋熙郡置,治平兴县(今广东高要市东南)。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南境。孝建中又改为宋熙郡。南朝齐建元三年(481年)复名宋隆郡。隋开皇时废。


猜你喜欢

  • 春秋时夷国。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公会戎于潜”。《水经·济水注》:“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径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春秋

  • 龙泉山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方舆纪要》卷11良乡县:龙泉山在“县西十五里,下有石龙口,出泉不竭,东流入盐沟河”。②在今山西石楼县东南。《元和志》卷12石楼县:“龙泉水出县东南,去县十里。山下牧马,多产名

  • 良恭山

    在今甘肃宕昌县西。《隋书·地理志》:和戎县有良恭山。《元和志》卷39宕州怀道县;良恭山“在县北四十里。出雄黄”。

  • 紫微城

    即唐东都宫城。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新唐书·地理志》 曰: “宫城在皇城北……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卫,曰紫微城。” 《元河南志》 亦称: “宫城曰紫微城,其城象紫微宫,因以名。”

  • 陇川堡

    在今陕西旬邑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邠州》:陇川堡“四面壁立,溪涧环流。隋大业时,三水县尝治此”。

  • 盛唐山

    即武陟山。在今安徽六安市西三十里。《寰宇记》 卷129: 六安县 “西二十五里有盛唐山”。古山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市南。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狩猎于此。

  • 刀沟

    在今河南舞阳县东北。《资治通鉴》:唐贞元十三年(797)十月,“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刀沟入汝”。即此。在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东入郾城县界。《资治通鉴》:唐贞元十三年(797年),“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擅开

  • 八濑溪

    在今福建莆田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6兴化府莆田县:八濑溪“在府西北十里。 《志》云,溪浅流急曰濑,亦曰碧濑,或讹为鳖濑,东为龙潭,流合延寿溪”。

  • 吴旗县

    1942年陕甘宁边区由靖边、定边、志丹三县及甘肃庆阳县析置,属陕西省。治吴起镇(今陕西吴旗县)。1943年曾改名吴起县,后以习惯仍称吴旗县。1949年9月撤销。1950年复置吴旗县。在陕西省西北部、北

  • 清流镇

    ①北宋置,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六十里清流场。《舆地纪胜》 卷158普州: 艮岩 “在安岳之清流镇,有泉石佳致,杜孝严有记”。在场南有宋代磨岩造像。②北宋置,属新繁县。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清流镇。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