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洲驿
在今浙江仙居县城西隅。宋《嘉定赤城志》卷3仙居县:安洲驿“在县西三百步。旧名括苍驿,绍兴二十六年令梅克明建,后废。嘉泰二年令林岳重建,以近安洲山,更今名”。
在今浙江仙居县城西隅。宋《嘉定赤城志》卷3仙居县:安洲驿“在县西三百步。旧名括苍驿,绍兴二十六年令梅克明建,后废。嘉泰二年令林岳重建,以近安洲山,更今名”。
即查渎。一名柤塘。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水经· 渐江水注》: “浙江又东径柤塘,谓之柤渎。” 即此。
指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朝鲜呼长白山为白头山。民国《安图县志》卷1:“白头峰,在天池南稍东。山峰隆起,上有孤石,形如佛顶,朝鲜名为白头山, 以其形相似故也。由池至巅十一里。”在吉林省东南中国和朝鲜边境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狮山上。《清一统志·武定州》:龙隐台“在州西八里,狮山之岭。孤峰入云,两石相抱, 中容数人。世传明建文帝隐此,故名”。
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马延镇东南苇河、亮河一带。《金史·世纪》:“盃乃诱乌春兵度岭,世祖与遇于苏素海甸。……命肃宗及斜列、辞不失与之战。”
在今山东济宁市内。崇觉寺建于北齐皇建元年 (560)。北宋崇宁四年 (1105) 建铁塔。原为八角七层,铁壳砖心无顶塔。明万历九年(1581) 增建两层及钢顶,高九层。下部为砖砌八角形基座。通高23.
即今四川安县东南花荄镇。清嘉庆《安县志》卷11:花街镇在“城东四十里”。唐西昌县设于此。在浙江省永康市西部,西邻武义县。面积74.5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倪宅,人口 1800。以姓得名。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西。《清一统志·太原府一》:山亭“在太原县西。唐建。有张宏靖诸人石刻”。②在今四川三台县南牛头山。唐杜甫诗“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指此。集镇名。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中部。属山城街道
又名大安溪河、琼江。今四川遂宁市南之关溅河,为涪江支流。《元和志》卷33普州普慈县:“安居水在县北一里。”《舆地纪胜》卷158普州:大安溪,“《九域志》谓安居水中多鲤鱼。故老云:孟蜀尝取鱼于此,禁人采
北宋绍圣元年 (1094) 置,属武冈县。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
即今山东庆云县东南十八里尚堂乡。清咸丰 《庆云县志》 卷1有尚家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