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定县

安定县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村。东汉废。东晋复置,为安定郡治。十六国时,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唐至德元年(756)改名保定县。

②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南河省南定县西北红河南岸。南朝宋改为定安县。

③南朝宋侨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后废。

④北魏置,属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南。西魏废。

⑤南朝梁置,为黄川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梁废。

⑥隋开皇三年(583)置,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镇。《元和志》卷17:“取汉旧名。”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鹿城县。

⑦唐武德四年(621)置,属鸢州。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一带。贞观元年(627)废入朱鸢县。

⑧辽置,属辽州。治所当在今辽宁新民市附近。金废。

⑨金大定七年(1167)改定安县置,为宁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宁县。蒙古至元七年(1270)省入州。

⑩蒙古宪宗二年(1252)升安定堡置,属延安路。治所即今陕西子长县西北安定镇。明属延安府。民国初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2年改名子长县。

(11)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邛水县置,属镇远府。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南。二十年(1283)复改邛水县。

(12)明洪武十年(1377)改安定州置,属巩昌府。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1913年改为定西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属安定郡。东汉废。西晋复置。北魏为安定郡治。唐至德元载(756年)改保定县。(2)西汉置,治今越南南定省南定西北红河南岸。属交趾郡。南朝宋改定安县。(3)金大定七年(1167年)以定安县改置,治今甘肃省宁县。属宁州。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废。(4)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邛水县置,治今贵州省三穗县西南。属思州宣慰司。二十年复为邛水县。(2)古旧县名。(1)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于安定堡置,治今陕西省子长县西北安定镇。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1934年析西部分设赤源县,1935年析东部置秀延县。1936年撤赤源县,地属安定县。1937年并秀延县入安定县。1942年为纪念谢子长烈士改名子长县,移治瓦窑堡。(2)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安定州为县,治今甘肃省定西市。属巩昌府。清代因袭。1914年因与陕西省安定县重名,改名定西县。


猜你喜欢

  • 青溪县

    一作清溪县。唐永贞元年 (805) 以李纯讳改还淳县置,属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北宋宣和二年 (1120) 方腊起义于此。次年改为淳化县。(1)古县名。唐永贞元年(805年)避宪

  • 西路中左翼末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木伦。

  • 义州卫

    明洪二十年(1387)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十三山驿(今辽宁锦县东北石山镇),寻移义州城(即今义县)。清初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辽宁省义县。属辽东都司。清初废。

  • 疏勒州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喀什噶尔新城 (今新疆疏勒县)。辖境相当今新疆喀什、疏勒、疏附、岳普湖、阿图什、乌恰等市县地。十年 (1884) 属新疆省。二十八年 (1902) 升为疏

  • 盐泉井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一百十里玉河镇。《元和志》 卷33魏城县: “隋大业十年自盐泉井移魏城县理此,属金山郡。按盐泉井在今县东南四十五里,盐泉县理也。”

  • 兜茅山寨

    在今湖北蕲春县南。《方舆纪要》 卷76蕲州: 兜矛山寨在 “州东北十里。元末兵乱,土人立寨于此”。

  • 广西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广西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泸西、弥勒、师宗、丘北等县及砚山县部分地方。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广西直隶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广西

  • 春秋周邑。后属郑。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周王 “与郑人苏忿生之田” 有 “隤”。杜注: “在修武县北。”古邑名。春秋周邑,后属郑。在今河南省获嘉县西北。《左传》隐公

  • 小白阳堡

    明宣德五年(1430)筑,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北六十里小白阳村。《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小白阳堡“其边墩马圈儿、石塘子为最冲”。

  • 白都讷副都统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置,属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治所在白都讷城(今吉林松原市)。辖境相当今吉林松原、榆树二市地。嘉庆十五年(1810)于城又置伯都讷厅。宣统元年(1909)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