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厅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属西安府。治所在大山岔(今陕西柞水县北三十里)。嘉庆七年(1802)移治旧县关(今柞水县)。1913年改为孝义县。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治孝义川(今陕西柞水县北)。属西安府。嘉庆七年(1802年)移治旧县关(今柞水县城)。1913年改为孝义县。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属西安府。治所在大山岔(今陕西柞水县北三十里)。嘉庆七年(1802)移治旧县关(今柞水县)。1913年改为孝义县。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治孝义川(今陕西柞水县北)。属西安府。嘉庆七年(1802年)移治旧县关(今柞水县城)。1913年改为孝义县。
1913年由边关道改置,属甘肃省。治酒泉县(今甘肃酒泉市)。辖境约当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西部和高台县以西地区。1927年废。1914年6月由边关道改名,治酒泉县(今甘肃酒泉市)。属甘肃省。辖酒
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东北楚—伊犁山。《清一统志·伊犁》:伊尔该图山“在伊犁西北,阿圭山西北五百五十里。山脉自墨尔根西里山西行,近傍伊犁河西、南二面,连山相次,屈折至此”。
在今河南巩义市南。《隋书·李密传》: 大业十三年 (617),李密、翟让领精兵七千人 “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胡三省注: “魏收《地形志》: 巩县 ‘有长罗川’。罗口,盖即长罗川口。”罗
战国至西汉时国名。主要在今贵州西部及北部,并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北部部分地区。国都旧址迄无定论。近年来在今贵州赫章县西北可乐民族乡古遗址中发现大量珍贵文物,品位甚高。可乐在彝文古籍中称为 “柯
梁别宫。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宋 《景定建康志》 卷21: “梁金华宫在青溪东,去台 (城)三里。” 并引 《舆地志》 曰: “梁大同中所筑,昭明太子蔡妃所居。” 《梁书· 陆襄传》: 中大通三年(5
在今新疆库车县城西南五十里库木吐喇村北、渭干河出山口处的东岸。维吾尔语意为“沙漠中的烽火台”。或以附近有一烽火台遗址,故名。为古龟兹国及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重要佛教遗迹。最早的洞窟可能开凿于东汉。现存一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北一百三十八里大塘。明、清为腾越越九隘之一。见乾隆《腾越州志》。
北宋置,属新建县。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南松湖镇。(1)古镇名。在今江西省丰城市北。北宋属洪州。后废。(2)今镇名。在江西省新建县南部、锦江两岸。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松湖街,镇区人口 3
隋开皇初改鸟飞县置,属施州。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北六十里。大业初属清江郡。唐麟德元年(664)废。隋开皇初改乌飞县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北。属清江郡。旋废。义宁元年(617年)复置。属施州。唐麟德元年(6
①即今山东之马颊河。《汉书·沟洫志》:鸿嘉四年 (前17) 河溢,“河堤都尉许商与丞相史孙禁,共行视,图方略。禁以为今河溢之害,数倍于前决平原时。今可决平原金堤间,开通大河,令入故笃马河”。《汉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