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宫

太和宫

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元和志》卷1长安县:太和宫“武德八年造,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以时热,公卿重请修筑,于是使将作大匠阎立德缮理焉,改为翠微宫”。


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前有朝拜殿,左右为钟鼓楼,其内悬永乐十四年所铸铜钟。紧对正殿为小莲峰,其上建转展殿,内存永乐十四年从天柱峰顶移此的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铸造的铜殿一座。右下为皇经堂,清代改建,额书“白玉京中”四字。画栋雕梁,色彩绚丽,阑额、槅扇,浮雕道家人物故事,技艺精湛。附近尚有朝圣门及天乙楼、天鹤楼、天云楼、天池楼等建筑及遗迹。殿宇楼堂依山傍岩,布局巧妙,层峦叠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万千。


猜你喜欢

  • 山陕会馆

    ①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关古运河西岸。清乾隆八年(1743)山陕商人集资兴建, 历时四年完成。总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殿阁堂楼一百六十余间,系奉祀关羽的庙堂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分前、后两重:前部有山门、

  • 弄掌街

    即弄璋街。今云南盈江县西南二十三里弄璋街。

  • 七沟汛

    即今河北平泉县西五十里七沟镇。清于此设外委驻守。

  • 易城县

    三国魏改易县置,属河间郡。治所在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西晋属河间国。北魏复名易县。古县名。三国魏改易县置,治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古贤。属河间郡。北魏复名易县。

  • 武口城

    亦名武城。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长江北岸沙口村。《梁书·武帝纪》: 南齐中兴元年 (501),“吴子阳等进军武口,高祖乃命军主梁天惠据渔湖城,唐修期、刘道曼屯白阳垒,夹两岸而待之”。

  • 珊蒙果山

    在今云南晋宁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114昆阳州: 珊蒙果山 “在州西十里。顶秀三峰,奇分八面”。

  • ①古代汉族自称为 “夏”,亦称 “诸夏” 或“华夏”,常和 “蛮夷” 对称。《尚书·尧典》: “蛮夷猾夏。” 《史记·五帝本纪》 集解引郑玄曰: “猾夏,侵乱中国也。” 此 “中国” 与 “中原” 含

  • 仓步村

    亦作苍步村。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苍城镇。《方舆纪要》卷101恩平县“十二径”条:“仓步在县东北百十里。通新会、新宁诸贼巢,今为开平屯。”清于此置开平县。

  • 安康郡

    ①南朝宋置,治所在安康县(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池河入汉水口之北)。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汉阴县地。北周郡县同移治今石泉县东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金州置,治所在西城县(今

  • 栏干山

    ①即阑干山。在今福建建阳市北四十里。②在今安徽凤阳县西二十里。《明一统志》 卷7凤阳府: 栏干山 “在旧府城西二十里,相连如栏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