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林镇

大林镇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北大林镇。旧名大莆林,又作大埔林。日本占领期间设大林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大林镇。


(1)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东部、西辽河南岸。面积266.7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林,人口1.7万。大林,蒙古语意为“埂、堤”,原名大冷艾力,汉语称大林营子。清属达尔罕旗卓里图亲王领地。1919年成村落。1920年大郑铁路修通设站,命名大林站。1949年为第五区,1958年成立大箭公社,1964年改大林镇。农产稻、玉米、小麦、大豆、甜菜,畜产牛、马、绵羊、猪。有油脂、型砂、木材加工、水泥制品等厂。大郑铁路、303国道经此。(2)在四川省双流县东南部。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林,人口800。因驻地四周有成片森林,故名。1949年为大林乡,1958年并入长征公社,1960年析置大林公社。1983年社改乡,1992年玉皇、水池二乡并入,合置大林镇。盛产甘蔗、海椒、花生、蚕茧。有机砖、酿造、榨油、拉丝等厂。通公路。(3)在台湾省嘉义县北部,北界云林县。面积64.2平方千米。人口约4万。原称大埔林街。日占初属嘉义厅。后改设大林街,属台南州。1945年光复后废街设镇。地处嘉南平原,华兴溪流经北界,三叠溪流经西南境。产稻、甘薯、玉米、花生、大豆、甘蔗和柑橘等。有制糖、罐头食品等厂。纵贯铁路、高速公路和1号省道纵贯西部。


猜你喜欢

  • 塘㙍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北塘㙍镇。 1942年吴川县曾徙治于此。

  • 琊川县

    唐初置, 属州。 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后属播州。开元二十六年 (738) 废。

  • 慕义里

    在汉魏洛阳故城南洛水南岸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北魏建崦嵫馆于此,以处西域诸国人。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晋洛阳故城南、洛水南岸。北魏于此建崦嵫馆,作西域诸国来人栖舍。

  • 关内道

    唐贞观元年(627)置。《唐六典》卷3:关内道“东距河,西抵陇坂,南据终南之山,北边沙漠”。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 内蒙古阴山以南,宁夏贺兰山、甘肃六盘山以东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分置京畿道,与关

  • 湖南道宣慰司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置,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十八年 (1281) 移治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元末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衡州路(治今湖南省衡阳市

  • 柜州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后废。

  • 耿当州

    元至正七年 (1347) 置,属耿冻路。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东北。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入车里军民府。元至正七年(1347年)置,治今云南省景洪市西北景东。属车里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 荆蛮

    指楚国。为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周人对楚国的贬称。

  • 杜文秀帅府

    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北二十六里,大理旧城南门内正街。清咸丰六年(1856)杜文秀起义军攻占古城大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大理政权,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 在周围新筑土城, 称为

  • 长兴煤矿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民国初始行大规模开采,1930年成立长兴煤矿局。今为浙江省重要煤炭供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