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村

大村

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大村。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大村土百户。


(1)集镇名。(1)在河北省南宫市区西北部。大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620。明代该村较大,故名。产小麦、谷子、玉米、棉花。盛产花生、红枣。村民善事柳编工艺。公路通南宫。(2)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东北部、前云台山西麓花果山脚下。花果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000。传说这里为广聚大义之地,故名大义村,简称大村。产小麦、稻。盛产冬青桃、云雾茶。有轴承、陶瓷、建材、钟表等厂。附近有花果山等名胜古迹。310国道经此,通客车。(3)在云南省楚雄市西南部。西舍路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因村庄较大而得名。产玉米、稻、烤烟等。有农机修理、粮食加工等厂。有集市。有公路通楚雄市区。(4)在云南省永仁县南部。宜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20。地处南永公路西侧。因村落较大,故名大村。产稻、玉米、小麦等。为县南部较大农贸集市。南永公路经此。(2)村名。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部。属光坡镇。人口600,其中黎族320。清嘉庆年间姓黄名同安一家四兄弟从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迁居于此,人称同安村。后人口发展,村庄扩大,分同安大村、村仔,以后简称大村。属丘陵区,主产稻。清以前为陵万陆路交通,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宜冲驿

    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南五十四里宜冲桥乡。《方舆纪要》 卷77慈利县 “羌口镇” 条下: “废宜冲驿,旧通辰沅云贵之路。明洪武中,以路险废之。”

  • 标竿镇

    即今山东济阳县治。《方舆纪要》 卷31济南府济阳县: “本章丘县之标竿镇及临邑县地,金天会七年始析置济阳县”。

  • 北岭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北岭在“府北三十里。路通连江县。悬崖而跻,高几千丈。宋嘉祐三年,侯官令樊纪夷高直曲,培凹续陷,岭失故险。今为往来通道”。

  • 牟首池

    即牛首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书·霍光传》:“辇道牟首。”臣瓒注:“牟首,池名,在上林苑中。”即“牛首池”。

  • 玉祁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玉祁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2:西北兴道乡八都有玉祁。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西北有玉祁镇。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北部,五牧河、北塘河两岸。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

  • 南竿塘

    即上竿塘。今福建连江县东南闽江口东之马祖岛。清光绪 《七省沿海要隘全图》 作南竿塘。即“上竿塘山”。

  • 郓亭

    在今山东莒县东北东莞集。《续汉书·郡国志》: 东莞有 “郓亭”。《续山东考古录》 卷21沂水县: “莒州之东莞集确是郓城。”

  • 奉政原

    在今陕西高陵县南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 奉政原 “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三里”。光绪 《高陵县志》 卷1: 奉政原 “自泾阳来,过县达临潼,延及百里,高者四五丈,泾、渭之不得北徙者,此也”。

  • 梓里渡

    即今云南永胜县西七十二里梓里。

  • 宣慈乡

    即浙江武义县西南柳城镇。明初属丽水县,置鲍村巡司于此。景泰三年 (1452) 为宣平县治。即今浙江省武义县西南柳城镇。明初置鲍村巡检司于此。景泰三年(1452年)于此析丽水县置宣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