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寺
在今北京市西直门外魏公村。为明正德八年(1513)司礼监太监张雄创建。现存主殿大悲殿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殿内原有大佛高五丈,故又名大佛寺。现大佛已被毁,两侧的二十八尊诸天像及塑像后描绘世俗百相的壁画仍为明代原作。
在今北京市西直门外魏公村。为明正德八年(1513)司礼监太监张雄创建。现存主殿大悲殿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殿内原有大佛高五丈,故又名大佛寺。现大佛已被毁,两侧的二十八尊诸天像及塑像后描绘世俗百相的壁画仍为明代原作。
一名新店。即今湖北大悟县北三十六里大新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 同治三年(1864)四月,太平军“由应山大新店、双桥镇,驰奔广水驿”。
①1913年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代县(今山西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保德、静乐、忻州、定襄、五台等县市以北地。1914年改名雁门道。②1913年置,属奉天省。治所在辽源县(今吉林双辽市)。辖境相当今吉林
即涨海。指今南海东部。《梁书·南海诸国传》:“又传扶南东界即大涨海。”
在今安徽宿州市南。《宋史·陈希亮传》:“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尝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
西晋末慕容廆以青州人置,治所在武宁县 (今辽宁凌海市东大凌河东岸)。后废。不久复置。《水经· 大辽水注》: 渝水 “又东南径一故城东,俗曰女罗城。又南径营丘城西。营丘在齐,而名之于辽、燕之间者,盖燕齐
即费。春秋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史记·鲁周公世家》: 釐公元年 (前659),“以汶阳、鄪封季友”。古邑名。又称费、肸。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史记·鲁周公世家》:釐公元年(前659年),
即今安徽肥西县东南中派乡。旧属合肥。清嘉庆《合肥县志》卷3:中派河渡“在城南五十里”。为派河经流渡口,故名。
1943年10月由牡丹江、东安、间岛三省合并改置,公署驻牡丹江市(今黑龙江牡丹江市)。1945年6月裁撤,改设东满省(包括牡丹江、东安二省)和间岛省。8月废。
即今河北滦平县东南五十里三道梁乡。清于此设镇。
西魏置,属巴州。治所在江阳县(今四川江津市东北五十里顺江镇)。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津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闵帝元年(557年,一作西魏)置,治江阳县(今重庆巴南区西南)。辖境约今巴南区和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