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岘山

大岘山

①亦名赤焰山。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北十三里。《寰宇记》卷124和州含山县:“郦道元注《水经》云:滁水东经大岘山,西北流径大岘亭,即此山也。”《宋书·鲁爽传》:孝建元年(454),鲁爽反,“遣左将军薛安都步骑为前驱,别遣水军入渊,分路并会。安都进次大岘”。即此。

②在今山东沂水县北。《水经·沭水注》:岘水“北出大岘山”。《宋书·武帝纪》:“慕容超闻王师将至,其大将公孙五楼说超:‘宜断据大岘。’”《魏书·刁雍传》:雍谓叔孙建曰,“大岘已南,处处狭隘,不得方轨”。元于钦《齐乘》卷1:大岘山“即穆陵关也……大弁东南即大岘也。其山峻狭仅容一轨,故为齐南天险”。


古山名。(1)在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北。其西有小岘山,两山相对,扼淮南要路,六朝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南朝宋孝建初,豫州刺史鲁爽反,屯军大岘;陈太建五年(573年)北伐,败北齐军于大岘。皆即此。(2)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山势陡峭,路极难行。《魏书·刁雍传》:“大岘已南,处处狭隘,不得方轨。”上有穆陵关。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刘裕伐南燕经此。


猜你喜欢

  • 於朁县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元和志》 卷25: “县西有朁山,因以为名。” 东汉为於潜县。

  • 五里渡口

    即今河南太康县西南五里口乡。《方舆纪要》卷47太康县:“五里渡在县西南五十里。路通西华县。”

  • 仓步营

    在今广东台山市东。《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宁县:仓步营在“县(今台山市)东四十里,东北至新会县之赤水口营三十里。相近者又有水流径营。《志》云,旧防新宁上朗、张也、恩平、交径等山贼”。

  • 退抟站

    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北前进乡。元、明、清设驿站于此。

  • 湓口

    一名湓浦口。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古湓水 (今龙开河) 入江之口。古湓口城 (又称湓城),历来为戍守重地。

  • 大翮山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北二十五里,相连者为小翮山。《水经·㶟水注》:阳沟水“出(居庸)县东北,西南流径居庸县故城北,西径大翮、小翮山南,高峦截去,层陵断雾,双阜共秀,竞举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

  • 䣙成侯国

    亦作蒯成侯国,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封周緤,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有 “䣙成制侯周緤”。 师古曰: “䣙音陪。又音普肯反。” 后国除。

  • 八功德水

    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东。宋《景定建康志》卷19:八功德水“在蒋山悟真庵后。因梁天监得名”。又引《天圣记》云:“天监中,有胡僧昙隐飞锡寓止修行,忽一庞眉叟相谓曰:予山龙也。知师渴,饮功德池,措之无难

  • 系马口塘

    即今湖北汉川县南二十里马口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汉川县南有系马口塘。

  • 喇嘛甸子

    即今黑龙江省大庆市西北喇嘛甸镇。《清史稿·地理志》 安达直隶厅: 东清铁路有喇嘛甸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