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塘坝镇

塘坝镇

即今四川潼南县南塘坝镇。民国 《潼南县志》 卷1: 塘坝场在 “县南六十里”。


在重庆市潼南县南部。面积101.5平方千米。人口7.4万。镇人民政府驻塘坝场,人口3700。明末建场,因场区两溪环绕,地势平坝似塘,故名。1950年建塘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设镇。1993年永康、康乐、胜利三乡并入。主产稻、小麦、甘薯。特产生姜、黄桃。有粮油加工、建筑等厂队。绵璧及潼大公路在此相接。


猜你喜欢

  • 保儒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河防县

    1939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绥德、清涧、吴堡三县黄河地区析置,治界首村 (今陕西绥德县东南界首)。1940年撤销。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38年初由陕西省吴堡县南部和绥德、清涧两县各一部析置。治今绥德

  • 观阜

    又名观堆、观塠峰。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南三十里霍山上。《水经·汾水注》:“彘水又西流径观阜北,故百邑也。……(赵)襄子拜受三神之命,遂灭智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世谓其处为观阜也。”

  • 天目溪

    即桐溪。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分水江。《元丰九域志》卷5:睦州分水县有“天目溪”。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天目溪“源出天目山,绕县境而南,达于浙江,可胜百斛舟,若于潜、若昌化,旧航粟浙江,胥此焉入”。

  • 砚池

    在今江苏常州市北门外林庄邹浩墓侧。《明一统志》 卷10常州府: 砚池 “在武进县邹浩墓侧,世传浩洗砚于此”。

  • 弥陀场

    即今四川泸县东南长江南岸弥陀镇。清嘉庆 《泸州志》 卷2: 弥陀岩场在 “州东四十里”。以江边石岩上石刻 “阿弥陀佛” 字得名。

  • 江陵县

    秦置,为南郡治。治所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明曹学佺《名胜志》:“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光绪《荆州府志》卷1:江陵“以地临江,故名”。西晋为荆州治。南朝梁承圣元年(552),萧

  • 晋陵郡

    西晋永嘉五年 (311) 因避东海王越世子毗讳,改毗陵郡置,属扬州。治所在丹徒县 (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丹徒镇)。东晋太兴初 (318) 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义熙九年 (413) 移治晋陵县 (今江

  • 毕家店

    一名毕店镇。即今河南唐河县东四十四里毕店镇。清乾隆《唐县志》卷1《集镇》:“毕家店,县东四十里。”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同治元年(1862)六月, 太平军自井楼奔向“毕店”。

  • 善化县

    北宋元符元年 (1098) 分长沙、湘潭两县置,与长沙县同为潭州治。治所在潭州城 (今湖南长沙市)。元为天临路治。明、清为长沙府治,清又为湖南省会。1912年并入长沙县。古旧县名。北宋元符元年(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