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为武平郡治。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崇平县。②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郁南、罗定等市县境。隋开皇中废。③1913
西汉置,为临淮郡治。治所即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东汉属下邳国。三国魏属下邳郡。西晋属临淮郡。东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半城镇。为临淮郡治。东汉属下邳国。三国魏属下邳郡。晋属临淮国。
即今河北遵化市南四十五里党峪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遵化州图: 南有党峪集。
①即今山西怀仁县西清凉山。《金史·地理志》: 大同府怀仁县有清凉山。《方舆纪要》 卷44怀仁县: 清凉山在 “县西二十里。旧有砖塔及利国冶铁”。②古称石头山,又名石城山。在今江苏南京市汉中门内。南唐时
即今山东高唐县西南赵寨子乡。为往来要路。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高唐县西南有赵寨集。
在今江苏淮阴县东。《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范家河” 条下: 草湾河 “在府西二十里淮河北岸,南对清江浦。嘉靖三十二年,淮河旁决于此,分流成河。万历四年,河臣吴桂芳复开浚之,后通塞不时。十七年,河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善化镇。连横 《台湾通史· 经营纪》: 清雍正十三年 (1735)十二月,“诸罗湾里街地大震,坏民居,恤银三千两”。
在今河南登封市城东嵩山黄盖峰下。秦时始建太室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武帝游嵩山时加以扩建,北魏时改名中岳庙。庙址屡有变迁,唐中叶始定于今址。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黄盖峰下。嵩山原有太室祠,始建于秦。西
又名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南。东晋伏滔《正淮论》:“龙泉之陂,良畴万顷。”宋、元以后日渐堙废。今安丰塘即其残留部分。在今安徽省寿县南。东晋伏滔《正淮论》:“龙泉之陂,良畴万顷。”即指此。宋、元以后日渐堙废
南齐置,为北随安左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梁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