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牌
在今贵州瓮安县东。《明史·陈璘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陈璘“追奔至龙溪山,‘贼’合四牌‘贼’共拒。四牌在江外,与江内七牌皆五司遗种、九股恶苗,素助‘贼’。璘广招抚,乃进军龙溪……四牌之‘贼’遂尽”。
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战此。
在今贵州瓮安县东。《明史·陈璘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陈璘“追奔至龙溪山,‘贼’合四牌‘贼’共拒。四牌在江外,与江内七牌皆五司遗种、九股恶苗,素助‘贼’。璘广招抚,乃进军龙溪……四牌之‘贼’遂尽”。
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战此。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寰宇记》卷98临海县:玉岘山“在县东一百九里。《临海记》云:黄石山泄水九层,沿崖注落如白练。东南有钟乳穴,多水,有伏翼如鹅大。其山本名黄石,唐天宝六载敕改为玉岘山”。
即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清乾隆《钦定热河志》卷54建昌县:“大城子在大鹿沟东四十里,西有长寿山。”辽于此置利州及阜俗县。今有辽建大城子塔。(1)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北部、坤都河西岸
①亦名赤焰山。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北十三里。《寰宇记》卷124和州含山县:“郦道元注《水经》云:滁水东经大岘山,西北流径大岘亭,即此山也。”《宋书·鲁爽传》:孝建元年(454),鲁爽反,“遣左将军薛安都步
即今河北井陉县南二十二里南王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井陉县图: 东南有南王庄。
隋开皇十年(590)改广信县置,属静州。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大业初属苍梧郡。唐为梧州治。元为梧州路治。明为梧州府治。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英《续议缅甸条约附款》辟为通商口岸。民国初为广西苍梧道治
省称宗瓦。包括相近的宗洽 (即今大中巧)、瓦遮 (即今大瓦遮) 两部分。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南。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设掌寨。
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之牙山。《汉书·地理志》 东莱郡腄县: “有之罘山祠。居上山,声洋(丹) 水所出,东北入海。” 居上山之 “上” 系 “止”之讹。
在今福建沙县南,滨太史溪。《寰宇记》卷100南剑州沙县:七朵山“在县前水南。山分七峰,踊成石壁”,故名。
1913年由陇东道改置,属甘肃省。治平凉县 (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约当今甘肃环县、镇原、平凉、华亭以东和静宁、庄浪、张家川3县及宁夏固原地区所属诸县。1927年废。1914年6月由陇东道改名,治平凉县
①亦名绣江。即今广西浔江支流北流江。《元一统志》: “绣江亦名容江。在普宁县。其源自北流县峨石乡思贺山出,经北流,入于普宁县界,与会龙水合。胜七十石舟,东会于郡,又东过藤、梧,至番禺,入于海。”②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