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唐河

唐河

①大清河支流。古称滱水。源出山西浑源县东南,曲折东流入河北中部白洋淀。《方舆纪要》 卷44浑源州: 滱水“发源州东南五十里枪峰岭,经灵丘、广昌二县境,出倒马关,入直隶唐县界,谓之唐河”。

②上游曰赵河,源出河南方城县西北,南流经唐河县东北,始曰唐河。西南纳沘水,又西南经新野县,至湖北境会白河,称唐白河,至襄樊市入于汉。《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沘水 “西南流经唐县西北,名曰唐河”。即此。


(1)古称恒水。明弘治《保定郡志》:唐河“因陶唐所封之地,故以得名。”一说因流经河北省唐县而得名。北魏末,宇文肱随鲜于修礼攻定州,战死于唐河,即此。大清河支流。源出山西省恒山东南麓,流经山西省灵丘及河北省涞源、唐县、定州、望都、清苑、安新等市县,东流注入白洋淀(西淀)。出淀后,在新镇与大清河北支相汇后始称大清河。长332千米,流域面积5200平方千米。唐县以西建有西大洋水库。(2)汉水中游支流。因河流经古唐州境内,故名。《水经注疏》:“今泌河自泌阳县东,西流经唐县,为唐河。”在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北部。源出河南省方城县伏牛山东侧,流经社旗、唐河、新野等县,南流入湖北省襄樊市陶岗附近与白河汇合后称唐白河,在襄樊市入汉水。长220千米,流域面积7735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泌阳河、三家河等。唐河县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碧玉泉

    即今云南安宁市西北十二里温泉。《清一统志 · 云南府》: 温泉 “亦名碧玉泉。一名汤池。《滇略》: 滇温泉至多,而州之碧玉泉为冠,四山壁立,中为石坎,飞泉注焉。白云时起,水底可拾针芥。明杨慎云: 温泉

  • 东屯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镇。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1引《舆地纪胜》云:“(夔州)城东有东瀼水,公孙述于水滨垦稻田, 因号东屯。东屯之田,可得百许顷, 稻米为蜀第一。”唐诗人杜甫寓夔州时居此,写了不少咏

  • 古亭墟

    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南古亭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8:崇义县西南有古亭墟。

  • 林西县

    ①唐置,为羁縻林西州治。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老街东南。后废。②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以巴林右翼旗地置,属直隶赤峰州。治所即今内蒙古林西县。因在巴林西部,故名。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热河道。1

  • 三佛齐

    又作三弗齐、三佛国。都城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三佛齐国在南海之中,诸蕃水道之要冲也。东自阇婆诸国,西自大食、故临诸国,无不由其境而入中国者。”

  • 许昌府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许州直隶州置,属河南省。治所在石梁县(今河南许昌市)。辖境相当今河南许昌、漯河、禹州、临颍、襄城、偃城、长葛、新密、新郑等市县地。乾隆六年(1741)复降为许州直隶州。

  • 洪河

    ①上游为古��水, 下游为古澺水。 元末, 古汝水改道, 明嘉靖末, ��水又改道东入上蔡县, 与澺水相接。 遂通称�ᘏ

  • 仓步水

    即今广东高明市南之高明河。《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明县:仓步水“在城南。一名沧江,亦名沧溪。源出老香山,东流二十里有云宿水流合焉,又东二十里合文储、歌乐诸溪,又东南流,远近大小诸溪次第流入焉。至县

  • 槐芽镇

    即今陕西眉县东南槐芽镇。清 《郿县志》卷4: 槐芽镇在 “县东三十里”。在陕西省眉县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槐芽街,人口5830。镇以驻地名。相传,宋代此地严冬槐林萌芽,建村

  • 洪济桥

    即洪济梁。在今青海贵南县北黄河上。《元和志》 卷39廓州: “金天军,在积石军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