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政县

和政县

①北周宣政元年 (578) 改同和县置,为洮城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隋属临洮郡。唐属岷州,上元二年 (761) 没入吐蕃。

②1929年析临洮、临夏二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宁河堡 (今甘肃和政县)。


(1)古县名。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同和县,宣政元年(578年)改为和政县,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属同和郡。隋属临洮郡。唐属岷州。上元二年(761年)地入吐蕃,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中部、太子山北麓。属临夏回族自治州。面积960平方千米。人口19.1万,有汉、回、东乡等族。辖4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置宁河寨。崇宁四年(1105年)升为宁河县,属河州。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废县入河州。1929析临夏县地置和政县,治今址,以县境古和政驿得名。1949年属临夏分区,1950年属临夏专区,1956年属临夏回族自治州。1958年广河、康乐二县并入,1961年复析出另置。南部为太子山地,北部为黄土丘陵,广通河及其支流牙塘河、新营河流贯。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产小麦、青稞、豆类、马铃薯、大麻及党参、大黄、当归等药材。林、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铜、锑、铅、锌、金等。工业有采矿、农机、亚麻、粮食加工等,编织为重要副业。临蒿、康临公路经此。南部有松鸣岩风景区。


猜你喜欢

  • 野狐泉

    ①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清一统志·顺德府一》: 野狐泉 “在邢台县西北十里,下合达活水,二水相交至城北门,名鸳水。明万历中涸,时有时无,出隐不定。本朝乾隆十二年以后,达活既开,野狐亦瀵涌复出”。②在今

  • 皖城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北。《寰宇记》 卷 125 怀宁县:皖城 “其城居皖水之北,遂号为皖城”。七年 (624)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安徽省潜山县北

  • 豪迁关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北八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 90 于潜县: 豪迁关 “在县 (今于潜镇)西北。《志》 云: 天目西麓有豪迁关,路通孝丰及江南宁国县”。

  • 弘州

    ①北周建德六年(577)于广川防置,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西南。《隋书·吐谷浑传》:“开皇初,以兵侵弘州。高祖以弘州地旷人梗,因而废之。”②隋开皇十八年(598)置,治所在弘化县(今甘肃庆阳县北二十里)。

  • 湖陆县

    西汉末王莽时改湖陵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东汉初复名湖陵县。章帝改为湖陆侯国,封东平王苍子为湖陆侯,后改湖陆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省。古县名。西汉末改湖陵县置,治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南,属

  • 蛮莫安抚司

    明万历十三年 (1585) 析孟密北部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曼冒。辖境相当今缅甸八莫附近地区。三十二年 (1604) 地入缅甸。清初曾再度内属,乾隆后又属缅甸。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析孟密

  • 隆城山

    即金城山。亦名崇城山。在今四川仪陇县城内北隅。《方舆纪要》 卷68仪陇县: 金城山 “杜佑曰: 山本名隆城,梁置县在山上,凭险为理,因曰隆城郡。唐方州亦治此”。

  • 福庆县

    五代唐改福昌县置,属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北宋又改为福昌县。古县名。五代唐以福昌县改名,治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福昌。属河南府。北宋初复名福昌县。

  • 王弄里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六十六里老回龙。清代以原王弄山长官司地置,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

  • 兰池都督府

    唐置,为党项羁縻府,属灵州都督府。其地当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后废。唐神龙三年(707年)置,以辖突厥降户六胡县(即原六胡州)。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敖勒召其古城。开元九年(721年)兰池胡康待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