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东汉建武十七年(41)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二里扶乐城。章和二年(88)属陈国。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陈州。大业初属淮阳郡。唐贞观元年(627)废。②西晋置,属九真
①清入关前都城。即今辽宁沈阳市。后金天命十年 (1625) 自东京 (今辽阳市) 迁都沈阳,天聪八年 (1634) 尊为盛京。顺治元年 (1644) 定都京师顺天府 (今北京市) 后,以此为留都,亦称
北周筑,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北十七里。《方舆纪要》 卷76汉川县: 和公城 “后周所筑。隋末,贼董道冲作乱,和操拒之于此,因名”。北周筑,在今湖北省汉川市东北。属汉川县。后废。
即今四川巫山县北双龙镇。清光绪《巫山县志》卷2:巴雾堡在“县东北六十里”。
在今江西湖口县南,西濒鄱阳湖。清设白浒塘汛,有把总驻防。
在今湖南邵阳市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81邵阳县 “石门山” 条下: 棋盘岭 “相传诸葛武侯尝驻此,与客对奕云”。
①唐景云二年 (711) 分瀛、幽两州置,治所在鄚县 (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辖境相当今河北保定、任丘二市及清苑、文安等县地。开元十三年 (725) 改名莫州。②唐渤海置,为鄚颉府治。治所在奥
唐末改妫川县置,为儒州治。治所即今北京市延庆县。金属德兴府。元至元三年 (1266) 废。五年复置,属奉圣州。延祐三年 (1316) 升为龙庆州。古县名。唐末改妫川县置,治今北京市延庆县,为儒州治。蒙
即今福建龙岩市西小池溪。《方舆纪要》卷99龙岩县: “罗桥溪在县西二里。源出县西南七十里大小池,合流经此,上有罗桥,至县南三里石鼓潭而会龙川。”
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汤河。为太子河支流。《汉书·地理志》 辽东郡居就县: “室伪山,室伪水所出,北至襄平入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