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二十一年 (647) 以铁勒斛薛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其地当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境哈拉河北。永徽元年 (650) 废,改置稽落州。
北宋置,属兰州。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四十五里。《宋史·地理志》: 京玉关“元符三年赐名,本号把拶桥”。元废。
即今河北武邑县西北十八里圈头乡。明嘉靖 《冀州志》 武邑县地理图: 西北有圈头集。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4武邑县: 西北有圈头镇。
即灵山。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寰宇记》卷86阆中县:仙穴山“在县东北十里。《周地图》云:灵山峰多杂树, 昔蜀王鳖灵帝登此, 因名灵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仙穴山”。
①唐贞观八年 (634) 置,属黄县。即今山东蓬莱市。神龙三年 (707) 于此置蓬莱县。②南宋置,属来宾县。在今广西来宾县东三十二里二沟村南红水河中蓬莱洲上。《宋史·地理志》 象州: “景定三年,徙
即古参合陂。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南。
又作次对山。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为大兴安岭南段。《隋书·北狄传》:“南室韦……土地卑湿, 至夏则移向西北贷勃、欠对二山,多草木,饶禽兽,又多蚊蚋,人皆巢居以避其患。”古山名。又作次对山。即今黑
在今四川泸县西北六十二里大田乡九曲河上。明洪武年间建。因桥东原有龙脑寺,桥以寺名。为石墩石梁平桥,桥长54米,宽1.9米,高4.5米。桥面由三十块长360厘米、宽95厘米的石板铺成。有桥墩十四座, 由
1929年析鄯善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1949年改为七角井中心区。1954年撤销。1930年由鄯善县所属七角井县佐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七角井镇。因此地有七眼井,故
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南秀洞乡。《清一统志·黎平府》:秀洞铺“在锦屏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