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伞城
亦作可散城、柯散城。在今乌孜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塔剌思城“又西南四百余里有苦盏城、八普城、可伞城、芭榄城”。
亦作可散城、柯散城。在今乌孜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塔剌思城“又西南四百余里有苦盏城、八普城、可伞城、芭榄城”。
即弘化郡。治所在岩绿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红墩界乡白城子,即统万城)。《寰宇记》卷37夏州:“(魏)孝文太和十一年改置夏州。西魏置宏化郡。至隋开皇初复为夏州。”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二十四里陈行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上海县:“陈行镇在城东南二十四里。”
唐置,为武峨州治。治所即今越南北太省太原东北武崖。天宝元年 (742) 为武峨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武峨州治。后废。
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02乳源县:风门关“在县西风门山下”。
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支流明江。《汉书·地理志》临尘县: “又有侵离水,行七百里。” 《水经·温水注》: 临尘县“有斤南水、侵离水,并径临尘,东入领方县,流注郁水”。古水名。西汉属郁林郡,即今广西壮族自治
①又名沙溪镇。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沙溪镇。《清一统志·太仓州一》:沙头镇“在镇洋县东(西)北三十六里。明时为州第一都会”。清名沙溪镇。②即今江苏邗江县东南沙头镇。民国《江都县续志》卷1:沙头镇“在县城东
1914年改长宁县置,属江西赣南道。治所即今江西寻乌县。以县东有寻邬水,故名。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7年改名寻乌县。旧县名。本长宁县,1914年因与广东、四川两省长宁县重名,改为寻邬县。以县东寻
商、周时国。《汉书·地理志》 鲁国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故又称下邳。故址在今江苏睢陵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左传·昭公元年》:“夏有观、扈,商有姺、邳。”邳即邳国。秦于此置下邳县。(1)古邑
明万历三十五年 (1607) 改凯里安抚司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废。据1986年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 称: “凯里” 为苗语音译,意为 “开田”。
又名太白楼、谪仙楼、李白祠、太白祠。在今安徽马鞍市西南采石镇采石矶。《清一统志·太平府》: 李白祠 “在当涂县东南青山麓”。《续文献通考》: 万历初,“御史蔡梦说建李白祠于太平府之采石山”。今太白楼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