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集
①即今安徽亳州市南古城镇。清乾隆《亳州志》卷2南乡村集:古城集“去城八十里”。
②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西汉置宁阳县于此。
集镇名。在河南省清丰县西北部。古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550。原名陆家店。唐大历七年(772年)为清丰县治。宋代因水患,清丰县治迁今址,该城改名古城集。有农机修造、食品加工、水泥预制等厂。有公路通县城。
①即今安徽亳州市南古城镇。清乾隆《亳州志》卷2南乡村集:古城集“去城八十里”。
②在今山东宁阳县南十七里。西汉置宁阳县于此。
集镇名。在河南省清丰县西北部。古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550。原名陆家店。唐大历七年(772年)为清丰县治。宋代因水患,清丰县治迁今址,该城改名古城集。有农机修造、食品加工、水泥预制等厂。有公路通县城。
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双桥河入黄河处东岸。隋至元阌乡县治此。
①北宋置,属涟水县。在今江苏涟水县北三十里金城庵。②即今广西河池市。明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1)宋置,即今江苏省涟水县北金城庵。(2)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金城江镇。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
在今湖南凤凰县南三十里。峰峦环抱。清为前营生苗出麻阳要路。
在今四川简阳市北。《华阳国志·蜀志》:牛鞞县“有阳明盐井”。《元和志》卷31阳安县:“阳明盐井,在县北十四里。”
南朝陈改射阳郡置,治所在盐城县 (今江苏盐城市)。隋开皇初废。南朝陈改射阳郡置,治盐城县(今江苏盐城市)。属南兖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盐城市。北周属吴州。隋开皇初废。
①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 古㶟余水。 赵万里校辑 《元一统志》 卷1: 榆河 “河源出 (昌平) 县孟村西一亩泉,东流至顺州入白河”。《元史· 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 九月,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底寨等处长官司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西南底寨乡。清以后废。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南。《方舆纪要》 卷104吴川县 “海” 条内: “ 《志》 云,县南三十里有限门港,合群川之流注于海。水道曲狭,值潮退,沙碛浅露,或潮满风急,舟楫悉不敢往来,因名。” 明万历
即黄岐埠。今山东安丘市东北黄旗埠镇。
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部之金塘岛。《方舆纪要》 卷92宁波府定海县: 金塘山 “在县东南海中约百里,半潮可到。山周环二百里。旧为昌国县之金塘乡,明初徙民入内地; 嘉靖中倭夷窃据,参将卢镗击败之”。金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