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陆浑县
东魏武定二年 (544) 置,为伊阳郡治。治所在伏流城 (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四里陆浑村)。西魏属河南郡。隋开皇初改为伏流县。
古县名。东魏置,治今河南省嵩县东北。属伊川郡。隋开皇初改名伏流县。
东魏武定二年 (544) 置,为伊阳郡治。治所在伏流城 (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四里陆浑村)。西魏属河南郡。隋开皇初改为伏流县。
古县名。东魏置,治今河南省嵩县东北。属伊川郡。隋开皇初改名伏流县。
即今河北文安县北四十里苏桥镇。《方舆纪要》卷11文安县:苏家桥在“县东二十里,当往来孔道,靖难初,燕王自固安县渡拒马河驻师苏家桥, 即此”。即今河北省文安县北苏桥。《明通鉴》:明建文二年(1400年)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黄姑乡。清乾隆《无为州志》 卷4 《镇集》: 黄姑闸 “在治西南九十里北乡”。
北宋置,属金水县。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
即今山东临朐县西南二十八里五井镇(上五井)。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临朐县西南有五井集。
即今江西德兴市东六十六里龙头山镇 (暖水)。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1: 德兴县东有暖川。
明洪武六年 (1373) 升保靖州安抚司置,属湖广行省 (寻改属都司)。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清雍正七年 (1729) 改为保靖县。
即今广东中山市北黄圃镇。清置汛,有外委把总驻防,并建炮台于此。
唐末置,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三年(913),“晋周德威拔燕安远军,蓟州将成行言等降于晋”。即此。五代方镇名。即安远节度使。五代唐以宣威军改置,治安州(今湖北安陆市)。晋废,
夏、商时国。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国语·郑语》:“己姓昆吾、苏、顾、温、董……则夏灭之矣。”又《晋语一》:“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苏氏出自己姓。颛顼裔孙吴回为重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一百里将军墓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邢台县图: 西北有将军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