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州
金天会六年 (1128) 改怀州置,治所在河内县 (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沁阳、焦作二市及博爱、修武、武涉等县地。天德三年 (1151)复名怀州。
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怀州置,治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辖今河南省沁阳市一带。天德三年(1151年)复名怀州。
金天会六年 (1128) 改怀州置,治所在河内县 (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沁阳、焦作二市及博爱、修武、武涉等县地。天德三年 (1151)复名怀州。
金天会六年(1128年)改怀州置,治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市)。辖今河南省沁阳市一带。天德三年(1151年)复名怀州。
唐置,属羁縻驯州。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境。后废。
即今四川威远县东龙会镇。清嘉庆《威远县志》卷2:龙会镇“在东乡。离城三十里”。
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汉属济阴郡。三国魏属东郡。西晋属濮阳国。北魏为濮阳郡治。隋属东平郡。唐、宋为濮州治。明洪武二年 (1369) 废入濮州。1931年析濮阳县黄河以东地复置,属山
即今山西应县东南下社镇。1941年2月,驻大同日军黑田帅团包围应县下社镇和小石口村,残杀群众和外地商人一千六百五十人,烧房八百五十余间,制造了著名的“下社惨案”。在山西省应县中部。面积52.7平方千米
①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即今江苏徐州市。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此。西汉为楚国治。东汉为彭城国治。三国魏为徐州治。东晋为北徐州治。南朝宋为徐州、彭城郡治。隋为彭城郡治。唐为徐州治。天宝元年 (74
①北周末改义安县置,为长湖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汉水南岸。隋大业三年 (607) 属襄阳郡。唐贞观八年 (634) 废。②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蛾州。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
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岩洞甚胜。《舆地纪胜》 卷61桂阳军: 蓝岭 “在平阳,跨蓝山县界,故曰蓝岭”。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方舆纪要》 卷103惠来县: 金刚髻山 “在县东北七十里。尖峰秀拔,渔舟出海归路,视此为准”。《清一统志·潮州府》: 金刚髻山 “在惠来县东六十里。周三十里”。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粤州。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乾封中属宜州。北宋废。古县名。唐置,失载置年。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南。属宜州。五代南汉废。
北宋置,属敷政县。即今陕西安塞县西南招安乡。《宋史·地理志》 敷政县: “有招安、万安二砦,元符二年,废招安砦为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