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千山

千山

一名千朵莲花山,又名千顶山。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南。明《全辽志》卷1: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世传唐征高丽驻跸于此。峰峦秀丽,独胜辽左”。《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平顶山”条下:“千山在司南六十里,峰峦丛密, 以千数记,中有龙泉、温泉、香岩等寺及仙人台、罗汉洞诸胜。”民国《辽阳县志》卷6:“辽东名胜首推千山,所谓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其中有五大寺、八庵、九宫、十二观,“咸在重峦绝老桧苍松杂花异卉之间”。今为辽宁著名名胜风景区。


(1) 在辽宁省东南部。东北接长白山,西南止于大连市南端老铁山,构成辽东半岛主干山脉。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和石灰岩构成。大部为波状丘陵地。海拔500米左右。高峰有老秃顶山(1325米)、步云山(1130米)、绵羊顶子山(1045米)等。(2) 在辽宁省鞍山市东南。《读史方舆纪要》:“千山,在司南六十里,峰峦丛密,以千数记。”原称千华山,为千山、华表山的合称,简称千山。又称积翠山、千朵莲花山。属千山山脉。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8米。与长白山、医巫闾山合称东北三大名山。自古为辽东名胜,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名胜古迹颇多。山上广建寺庙、道观。有祖越、龙泉、大安、中会、香岩等五大禅林和道教建筑无量观。山石、寺庙、园林融为一体,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鞍山千山景区示意图


猜你喜欢

  • 马龙他郎甸长官司

    元至元时以马龙、他郎二甸置,属元江路。治所在他郎寨(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直属云南布政司,二十六年(1393)迁治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六里新化。弘治八年(149

  • 北秦州

    西魏初置,治所在安阳郡安阳县(今甘肃秦安县北安伏乡)。辖境相当今甘肃秦安县北部地。废帝二年(553)改为交州。西魏初置,治安阳县(今甘肃秦安县东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秦安、通渭、张家川等县部分地区。废

  • 彭郎矶

    本名澎浪矶。在今江西彭泽县西北长江南岸,北与小孤山相对。北宋欧阳修 《归田录》: “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嶷然独立,而世欲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

  • 隆水

    在今广东英德市东。《清一统志·韶州府》:隆水 “在英德县东一百二十里。源出羊岭下,东南流与浈水合”。

  • 摘星岭

    又名思乡岭、辞乡岭、德胜岭、望云岭。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十八盘岭。为辽时出古北口赴中京驿路必经之地。宋路振 《乘轺录》: “下虎北口 (即古北口) 山,即入奚界,五里有关……五十里过大山,名摘星岭,高五

  • 柘山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北。《清一统志 ·松江府一》: 柘山 “在金山县北柘湖中,湖已涸。山在平陆,生柘树,因名”。

  • 定县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东北。武帝元朔四年 (前125),封齐孝王子越于此,称定敷侯。东汉省。②1913年改定州置,属直隶保定道。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1928年直属河北省。1986年改设

  • 长陵县

    ①西汉高帝十二年(前195)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以汉高祖陵墓而得名。东汉属京兆尹。三国魏废。②南朝梁置,为长陵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七十一里长陵乡。北齐改属新蔡郡。隋开皇初废

  • 蓝家关

    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南蓝家关。《清一统志·平越州》 “头关” 条内: “又县东南四十里蓝家关,皆境内要地。”

  • 杨村堰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北十四里有杨村堰,引折脚堰水溉田,贞元二十一年,令韦德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