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斗山
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南西加斗村附近。《方舆纪要》卷44广灵县:加斗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上有圮城,或以为即留老寨也,昔人筑此以避兵,亦名留老疃。洪武中又筑寨于此,周一里有奇,曰加斗寨”。
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南西加斗村附近。《方舆纪要》卷44广灵县:加斗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上有圮城,或以为即留老寨也,昔人筑此以避兵,亦名留老疃。洪武中又筑寨于此,周一里有奇,曰加斗寨”。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西。《方舆纪要》 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 油蓬堡“在司西。《志》 云,司孤悬苗界,地最广饶,赋役出办居多。与乌罗、朗溪及四川之邑梅司接壤,守御最切。而油蓬堡、苗羊坪
明置,属洮州卫。即今甘肃卓尼县。
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南五十里。《水经·汶水注》: “汶出牟县西南阜下,俗谓之胡卢堆。” 《方舆纪要》 卷31称为葫芦关山,“山形险隘”。《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葫芦山,“ 《府志》: 形如葫芦,其势险隘
即今山西晋城市东南柳树口乡。《清一统志·泽州府》: 柳树店 “在凤台县 (今晋城市) 东南八十里。一名柳树隘。路通河南怀庆府清华镇。明初置巡司,后裁”。
指宋代居住于今四川金阳县至宜宾县间金沙江北岸地区之少数族部落。《宋史·蛮夷传四》: “董蛮在马湖江右,僰侯国也。唐羁縻驯、骋、浪、商四州之地。其酋董氏,宋初有董春惜者贡马,自称 ‘马湖路三十七部落都王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南罗东镇。清代名罗东堡。嘉庆十五年 (1810) 置巡司于此。罗东系番语,意为 “猿”。道光 《噶玛兰厅志》 卷 8《杂识》 诗 《罗东道中》 题下注: “生番呼猴曰老懂,是地有大石
即今河南许昌县北二十五里苏桥镇。民国《许昌县志》卷1:县北有苏桥集。
在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宋大理时名普札笼城。元普舍县治此。因位于新兴州城之北,故名。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部。面积120.5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北城,人口 8880。因地处州城之北而得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北隅。唐杜牧有《安州浮云楼,寄怀张郎中》 诗。
一名佛流水、又名佟佳江。在今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之浑江,为鸭绿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西盖马县: “马訾水西北入盐南水,西南至西安平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