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官村
即今云南绥江县。旧为永善县境,有县丞驻此。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于此置靖江县。1914年改名绥江县。
即今云南绥江县。旧为永善县境,有县丞驻此。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于此置靖江县。1914年改名绥江县。
在隋唐东都皇城正门端门之南,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大业杂记》 载: 端门外大街 “一名天津街,阔一百步,道旁植樱桃、石榴两行,自端门至建国门,南北九里,四望成行,人由其下,中为御道,通泉流渠,映带其
在今贵州思南县南。《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苗民司:“长沙岭在司(治今思南县南尧民里)东。”《清一统志·石阡府》:长沙岭“在府城西北废苗民司东。形势高峻”。
又名清水。即今四川双流县北十里之江安河。《元和志》卷31广都县:“牛饮水在县西三里。”《寰宇记》卷72双流县:“清水在县北十里,改名牛饮水。李膺《益州记》云:牛饮水之末流也,水名客舍,昔程郑家于此,
在今河北乐亭县南六十里渤海中,今名石臼砣岛。《方舆纪要》卷17乐亭县:十九坨“在月坨西,大数十顷,饶给与月坨相似。一名石臼坨,相传漕运时,店市民居也。《旧志》:滦人以平坡而蓄水者曰坨”。
清康熙三十年(1691)置,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满达赫一带。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南。一说在今阜阳市北。《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细阳县: 唐颜师古曰: “居细水之阳,故曰细阳。细水本出新郪。” 西晋废。古县名。本战国钜阳邑,后讹为细阳,西汉置县
即今河北灵寿县西北鲁伯山。《方舆纪要》卷14灵寿县: 楸山在 “县西北五十里,山多楸树,因名。东接凤凰石山,两山夹峙,道出其中,谓之龙门 口。《志》 云: 凤凰石山,峭壁万仞,登涉甚难,绝顶有石嵯峨,
在今福建厦门市西南海沧镇。《清一统志·漳州府》:安边馆“在海澄县东北二十里海沧澳。明嘉靖九年置,委通判驻守。四十三年,寇吴平巢于此,都督戚继光讨逐之,及县置守而罢。馆毁于贼。崇祯中更筑,名曰观化堂”。
在今安徽泾县东南七十里,下临藤溪。《晋书·桓彝传》:苏峻之乱,桓彝进屯泾县,“遣将军俞纵守兰石”,即此。在今安徽省泾县东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三年(328年),苏峻遣韩晃败桓彝将俞纵于此。
①在今福建上杭县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上杭县:七峰山“在县城北三里。七峰岌嶪,翠丽可爱。一名七星山,为邑后镇”。②一名七石山。在今河南方城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1方城县:七峰山“上有七峰列